十日官衙无讼听,南山相对坐如痴。
却嫌事类不鸣雁,宁免人讥没字碑。
未许公孙能吏事,且容何逊得吟诗。
晚来偶纵墙东步,赖有梅花慰所思。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把握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如“日落西山鸟飞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野旷天低树矮”运用了空间转换的手法。同时要注意诗人在表达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语言特点等等。还要注意作者所处的环境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答案】
开司:即“开封”,宋代的都城。十日:十天。庭可罗雀书以自警:庭前可以张网来捕捉雀儿,用以自我警戒,指自己清白,无所求取。无一讼者:没有人来诉讼。无讼是古时候的一种理想状态,指天下太平。《汉书·薛宣传》说:“天下大和,家给人足。”《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海内安宁,士民殷富,青蓄满泽,人物盛多,可方贞观之时。”
十日官衙无讼听,南山相对坐如痴。
却嫌事类不鸣雁,宁免人讥没字碑。
未许公孙能吏事,且容何逊得吟诗。
晚来偶纵墙东步,赖有梅花慰所思。
注释:十天之内衙门里没有诉讼案件,我坐在南山下好像痴了一样。却嫌事情像不鸣叫的鸿雁那样平凡,宁可被人讥笑为没有文字记录的碑石。不能让公孙弘做官事,暂且允许何逊作诗。到傍晚才偶尔到墙东去散步,幸亏有梅花慰藉着我思念之情。
赏析:
首联写自己在官衙中无事可作,只好在山前静看夕阳西下,欣赏南山美景,感叹时光易逝。颔联写自己闲居无事之苦楚:每天看到南山上的鸟儿归巢,自己则如痴似呆地凝望着它们。尾联用两个典语来抒发自己的感慨。第一个典故出自《汉书》中记载,汉宣帝时期,薛广德担任丞相,他上疏皇帝请求退职回家,皇帝问他为什么要辞职,他说:“陛下继位以来已二十多年,天下安定,百姓富裕,如今国家太平,正是我退休的时候了。”第二个典故出自晋代的傅玄的《喻刘牢之书》,文中说:“君门四达皆通途也,而独栖栖此门,欲行不得,欲止不可,可谓无路矣。”
此诗表达了作者闲居无事,内心苦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