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戍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
羽林骄将不敢欺,碛里人耕好田土。
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
长官知名圣君喜,边吏有才能几人。
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马蹄明朝向山后。
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
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戍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
羽林骄将不敢欺,碛里人耕好田土。
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
长官知名圣君喜,边吏有才能几人。
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马蹄明朝向山后。
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
注释:
- 朔州城:位于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的古城。
- 塞云结:指的是塞外的天空中云雾密布。
- 沙如雪:指沙漠中沙子的颜色如同白雪一般。
- 赫连古戍:指的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个要塞,现在已不存在。
- 白草枯:形容草原上的野草已经枯萎。
- 角声吹不歇:形容边疆巡逻时吹号声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 防秋兵:古代在边疆地区驻军以防敌人入侵的士兵。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之一,用烽火台点燃狼烟表示紧急情况。
- 飞挽小儿歌太平:形容边疆士兵生活虽然艰苦,但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唱着歌庆祝和平。
- 灵武:唐代的一个地方,与今天的宁夏银川市相近。
- 羽林骄将:指那些骄傲自大、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将领。
- 碛里(qi sì)人耕:在沙漠中耕种的人。这里指驻守在沙漠地区的守军。
- 穷州:贫穷的地区。
- 奉檄东来:奉命从远方来到这里。
- 紫宸: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天子所居之宫。
- 长官:这里的长官可能是指地方官员或军事指挥官。
- 圣君:英明的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 边吏:驻守边疆的官吏。
- 遥遥:遥远的样子。
- 马蹄明:马儿蹄声清晰可闻。
- 南斗:星宿名,位于南天,象征南方。这里可能是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朔州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首句“朔州城头塞云结”便勾画出了朔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即塞外的云雾常常聚积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象。接着,诗人描述了朔州的自然景观——“朔州城下沙如雪”,展现了沙漠中的沙丘像雪一样洁白的场景。再往下,诗人通过对当地居民和军队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苦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以一句“马蹄明朝向山后”,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朔州返回故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表达,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边疆将士的尊敬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