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黄何逶迤,远在天台间。
壁立千芙蓉,四顾相回环。
缅思洞中人,一去何当还。
平生读书处,松桧不改颜。
儿孙日以长,济济通朝班。
孰识岩栖翁,高名配兹山。
我歌洞黄词,怅望春阑珊。
生刍杳莫致,浙水东潺潺。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隐居者黄尚斌的怀念之作。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 洞黄何逶迤,远在天台间 - 描述黄尚斌的隐居之地,位于遥远的天台山。
- 壁立千芙蓉,四顾相回环 - 描绘天台山中芙蓉花的壮观景象,四周环绕。
- 缅思洞中人,一去何当还 - 回忆起与黄尚斌共度的时光,以及他即将离去的情景。
- 平生读书处,松桧不改颜 - 黄尚斌一生热爱读书,他的书房依然保持着原貌。
- 儿孙日以长,济济通朝班 - 黄尚斌的子孙日渐长大,都成为了朝中的官员。
- 孰识岩栖翁,高名配兹山 - 黄尚斌的名声与天台山的美景相匹配。
- 我歌洞黄词,怅望春阑珊 - 作者在春天结束之际,感叹时光流逝。
- 生刍杳莫致,浙水东潺潺 - 生刍无法送达,浙水向东流去。
译文:
- 洞中的黄尚斌,曲折前行,远在天台山中。
- 天台山中芙蓉花开遍,四面都是美丽景色。
- 想起洞中的黄尚斌,他一离开就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 我一生中最爱的书房还在,松树和桧树依旧没有改变颜色。
- 我的子孙日益成长,他们都已经成为朝廷的官员。
- 谁能认识这个隐居的老者,他的名声与天台山的美景相匹配。
- 我在春天结束时唱歌,感到时间已经过去。
- 生刍无法送达,浙水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友人黄尚斌的怀念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和黄尚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敬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家庭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