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濯锦江,产材多好文。
就中吴季子,壮岁迥不群。
久簉司徒班,荐书新上闻。
朝廷重兴学,简命恩礼勤。
乘骢过梅岭,持节开江氛。
念子掌邦教,此职固所欣。
都门时雨晴,岐路东西分。
峤外岂无士,成之在陶薰。
时名愧葩藻,实学须典坟。
典坟首群行,古圣非徒云。
行行志方健,宁肯上负君。
三岁谅有期,迟子来策勋。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创作的,全诗共68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泛泛濯锦江,产材多好文。
译文:在泛泛的锦江中濯洗,出产的木材都是好文章。
注释:濯,洗涤。锦江,指岷江,因江中有锦江村而得名。这里用“濯”来形容岷江水清流长,也暗示了作者对岷江的赞美之情。
就中吴季子,壮岁迥不群。
译文:在这之中就是吴季子,壮年时更是出众非凡。
注释:吴季子,即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将领。“就中吴季子”指的是他在众多人中表现出色,与众不同。
久簉司徒班,荐书新上闻。
译文:已经长期担任司徒之职,推荐书籍的消息刚刚传来。
注释:簉,音chén,古代官名。司徒,掌管土地和百姓的官。“久簉司徒班”指的是他长期担任司徒之职,负责管理地方事务。“荐书新上闻”则是指他向朝廷推荐的书籍被采纳并传扬开来。
朝廷重兴学,简命恩礼勤。
译文:朝廷重视教育,任命他为学官,对他充满恩宠与礼遇。
注释:重兴学,指朝廷重视教育,提倡文化。“简命恩礼勤”指的是朝廷对他的任命充满敬意,给予他恩宠和礼遇。
乘骢过梅岭,持节开江氛。
译文:骑着青骢马穿越梅花岭,持节开启江边的雾气。
注释:骢,音cōng,青色的马。梅岭,地名,位于今广东梅州市境内。“乘骢过梅岭”描绘了他骑马穿行在梅岭之上的情景。“持节开江氛”则是指他手持符节(一种权力的象征),开启了江边的雾气,象征着他的威严和力量。
念子掌邦教,此职固所欣。
译文:想到你将要执掌国家的教化大权,这个职位确实是你所期待的。
注释:掌邦教,指执掌国家的教化权力。“此职固所欣”则是说这个职位是他所期待和向往的,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执着追求。
都门时雨晴,岐路东西分。
译文:京城门外的时雨晴朗,道路岔口东西分隔。
注释:时雨晴,指天气晴朗,雨水充沛。“都门时雨晴”描绘了京城门前雨水充沛的景象。“岐路东西分”则是指道路岔路口的东西分隔,暗示着离别的场景。
峤外岂无士,成之在陶薰。
译文:山外难道没有贤能之士?他们的成就在于受到熏陶。
注释:峤外,指山外或远方。“岂无士”则是在询问山外是否有贤能之人。“成之在陶薰”则是指一个人的成才与否在于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时名愧葩藻,实学须典坟。
译文:我因为名声而感到惭愧,我的学问必须从经典的典籍中汲取营养。
注释:葩藻,美丽的花草树木,比喻美好的名声。“时名愧葩藻”则是在谦虚地承认自己的名声虽然美好,但与真正的学问相比仍有不足。“实学须典坟”则是指真正的学问需要从经典的典籍中汲取营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深度。
典坟首群行,古圣非徒云。
译文:经典的典籍是历代贤人的典范,古圣先贤并不是空谈的传说。
注释:典坟,指经典的典籍。“首群行”则是以经典的典籍为先导,引领着历代贤人的典范。“古圣非徒云”则是在强调古圣先贤并非仅仅是传说和空谈,而是有实际行动和成果的。
行行志方健,宁肯上负君。
译文:每一步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怎能辜负君王的信任与期望呢?
注释:行行,指每一步或每一段旅程。“志方健”则是表示每一步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宁肯上负君”则是在表达自己决不会辜负君王的信任和期望,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三岁谅有期,迟子来策勋。
译文:三年时间足够了,希望你早日归来,为我加官进爵。
注释:谅有期,意思是三年时间足够了。“迟子来策勋”则是在鼓励你早日归来,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荣誉。这里的“策勋”指的是获得官职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