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城南畔古沧浪,复树回流匝宝坊。
幢影倒凌波石动,松阴斜拂岛云翔。
几随诗客来投社,每忆经僧坐品香。
隔市梵音知不远,翠烟深处有禅房。
子城南畔古沧浪,复树回流匝宝坊。
幢影倒凌波石动,松阴斜拂岛云翔。
几随诗客来投社,每忆经僧坐品香。
隔市梵音知不远,翠烟深处有禅房。
注释:
- 子城:古代城市周围的城墙,这里指代杭州城。
- 南畔:《楚辞·招魂》中有“南望三泉,北望岳”之句,王逸注:“望,向也;三泉、岳水也。言南望水,北望岳。”这里的南畔,可以理解为面向南方。
- 古沧浪:指昔日的沧浪亭所在地,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流:流水,此处指溪流。
- 宝坊:古代的街道名,此处泛指繁华的市区。
- 幢影倒凌波石动:幢影,即佛塔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凌波,意为水面上的波纹。石动,指石头因水流而微微颤动。
- 松阴斜拂岛云翔:松阴,指松树林间的阴影。岛云,指的是小岛或岛屿上飘浮的云雾。
- 几随诗客来投社:几,表疑问,相当于“岂”。投社,加入社团或组织。
- 经僧坐品香:经僧,指诵经念佛的僧人。品香,品鉴茶香。
- 翠烟深处:形容寺庙周围环境幽静,烟雾缭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杭州城的子城南畔看到的景象。首联“子城南畔古沧浪,复树回流匝宝坊”描写了沧浪亭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颔联“幢影倒凌波石动,松阴斜拂岛云翔”则通过佛塔影子倒映在水里、石头微动和松树林间云雾飘拂等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颈联“几随诗客来投社,每忆经僧坐品香”表达了诗人对于结交文人墨客、聆听经僧讲经念佛的生活的向往。尾联“隔市梵音知不远,翠烟深处有禅房”则点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清净之地的愿望和对那里深藏的禅房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文活动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