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何盘盘,流彩耀晨旭。
晴云散轻阴,远岫翠如沐。
中有高人居,清风洒乔木。
门闾容驷马,插架书万轴。
岂无济川楫,沿洄傍隈隩。
知音竟谁是,寂寞郢中曲。
援琴试为弹,一赏心已足。

【解析】

此诗为题画之作,诗人通过对金沙乔木图的描写,表现了高人隐逸的情趣。首联写金沙乔木图所展现的景象:流彩灿烂,光彩夺目,晨光映照,熠熠生辉,令人目不暇接。“流彩”与“耀晨”是关键词。颔联写乔木之美:晴空中飘散着淡淡的云朵,远处青山翠绿,犹如沐浴在春雨中。“轻阴”、“远岫”是关键词。颈联写乔木之中高人居处之幽雅。“门闾容驷马”与“插架书万轴”是关键词。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知音难觅,郢中曲终人散,只有抚琴自遣,心满意足。

【答案】

译文:

金沙水波荡漾,流彩闪烁耀眼。

晴空里云朵渐散,远山青翠如洗。

乔木之中高人居处,清风吹动枝叶摇曳。

门户大开,可以容纳四匹马,书架高高,堆满万卷典籍。

难道就没有能济世安邦的人?

我沿着溪水绕山而行,傍山而走,却始终没有找到知己。

我弹起琴来,一曲结束,心情十分舒畅。

赏析:

此题作《金沙乔木图》,从题目看,应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对画面上的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思想。

首联“金沙何盘盘,流彩耀晨旭”,点明画的主题。金沙水波荡漾,流彩闪耀耀眼,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两句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了金沙乔木图的整体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金沙江畔,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乔木,阳光下金光闪闪,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抓住了金沙江畔金沙江边的乔木的特点——金灿灿、绿油油,突出其生机勃勃的景色;同时,“流彩耀晨旭”又写出了乔木在朝阳的照耀下色彩更为艳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金沙”与“流彩”两个关键词都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颔联“晴云散轻阴,远岫翠如沐”,写乔木之美。“晴空”,指天空晴朗,没有云层。“重阴”,即浓阴,指云层浓密。“轻阴”和“晴空”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乔木所处的环境是晴空万里,无遮无挡,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晴空”、“轻阴”两个关键词,既衬托了乔木所在位置的开阔视野,也表现出乔木生长环境的优越条件,进一步烘托出乔木的生机勃发。“远岫翠如沐”一句,写远处的山峦苍翠欲滴,如同被水洗过一般,给人以美的感受。“远岫”与“翠如沐”两个关键词,既展现了乔木所在的地理位置的秀美风光,又表现出乔木生长环境的优美条件,进一步烘托出乔木的生机勃发。

颈联“中有高人居,清风洒乔木”写乔木之中高人居住的地方。“高人”指隐士。“乔木”指大树。“清风”指微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乔木之中有高人居住,他们生活在树荫之下,微风拂过大树,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高人”、“清风”这两个关键词,既写出了乔木的生态环境优美,又表明了隐士生活的惬意与舒适。

尾联“岂无济川楫,沿洄傍隈隩”意思是说:难道没有可以渡河的工具吗?“济川楫”,即船桨。诗人用反诘的语气表达出他对隐士们不能像他一样乘舟而下,去追寻隐士们的足迹的遗憾之情。“沿洄”与“傍隈隩”两个关键词,既表明了隐士们生活的地方远离喧嚣之地,又表明了隐士们生活的地方环境幽静优美。尾联还表现了诗人对隐士们生活的羡慕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金沙乔木图的描写,表现了高人隐逸的情趣。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借代等,把金沙江畔金沙江边乔木的美丽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抓住金沙乔木图的主要特点,用简洁有力的笔墨,勾画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