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疑入剡,夜绕乱山行。
雪与月俱白,江因人更清。
岚深寒气重,岸断冻痕平。
况复人烟少,空闻落雁声。

【注释】孤舟疑入剡:孤舟疑是进入剡县。

剡县在浙江省,因山高水急而出名,此处指剡溪。

夜绕乱山行:夜幕降临,我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走。

雪与月俱白:雪花与月光都是白色的,这里指雪光和月光相互映衬。

江因人更清:江水因为有人行走更加清澈。

岚深寒气重,岸断冻痕平:山峦重叠处寒气浓密,河堤断处结满了冰霜。

况复人烟少:更何况人烟稀少。

空闻落雁声:只能听到归巢大雁的叫声。

【赏析】

《雪夜山行》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雪夜”为题,描绘了一幅雪后山村的幽美画面。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孤舟疑入剡”,诗人站在船头,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不禁感叹自己像是一个迷失方向的旅人。第二句“夜绕乱山行”,继续描绘着夜晚的景色,山路上积雪斑斑,月光下的山峰显得格外神秘。第三句“雪与月俱白”,进一步描绘了雪花和月光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以静谧的感觉。第四句“江因人更清”,诗人通过对比人与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第五句“岚深寒气重”,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寒气逼人的景色。第六句“岸断冻痕平”,诗人观察了河岸边因结冰而形成的冻痕,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最后一句“况复人烟少”,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空旷寂静的氛围。

这首诗以雪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村的幽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