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为百谷王,龙也万鳞长。
以气相吞吐,二仪为震荡。
马嗥弹丸土,大泽环其东。
祖龙此来游,遗庙荒山空。
精灵发幽蛰,一怒裂群雄。
崩天迸厓罅,出穴驱丰隆。
随爪巨槎拔,噏呼风转蓬。
长樯并海行,淖作当湖穴。
千蜃之所都,百雉浮蚁垤。
忽焉巨浸至,疑有地维挈。
鱼虾游县门,帆桨入城闑。
乾坤倏浑沌,东南尽洪波。
朱鳞奋赤霄,慑伏蛟鼋鼍。
偃仆僵山精,陵阿且颓陁。
陆沉嗟九有,龙兮奈尔何。
这首诗是一首咏龙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龙的威严和神秘,表达了对龙的敬畏和赞美。
首句“海为百谷王,龙也万鳞长”描述了海洋在天地间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以龙的形象来比喻海洋的广阔和深邃。接着两句“以气相吞吐,二仪为震荡”则进一步描绘了龙的强大力量,能够吞噬一切,引发天地震荡。
接下来的句子中出现了“马嗥弹丸土,大泽环其东”,这里的“马嗥”可以理解为龙的声音或威势,而“弹丸土”则形象地描绘了龙的庞大身躯和强大的力量。紧接着的句子中出现了“祖龙此来游,遗庙荒山空”,这里的“祖龙”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龙,而“遗庙荒山空”则暗示了这些龙已经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遗迹。
诗句中的“精灵发幽蛰,一怒裂群雄”展现了龙的强大威势,能够引起天地之间的震动,甚至能够使群雄臣服。最后一句“崩天迸厓罅,出穴驱丰隆”则进一步强调了龙的力量,它能够冲破天空,冲出洞穴,驱赶风神丰隆。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龙的威严和神秘,表达了对龙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社会现状和命运的担忧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