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松倒插欲动摇,似有风声出绡楮。
枯松倒插欲动摇,似有风声出绡楮。
注释:形容树木的枝叶垂挂,好像被风吹动的样子,好像有风声从树叶间传出。
赏析:诗的第一句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枯木挺立、枝叶纷乱的画面,给人一种荒凉而又孤寂的感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枯枝落叶比作是正在挣扎求生的小生命,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力和情感,使得原本静默无波的自然景色变得生机勃勃。
第二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动态感,“似有风声出绡楮”中的“风声”不仅指自然风声,还暗喻着画笔在纸上移动时发出的细微声响,仿佛是自然界的风声穿过薄薄的纸张传来。这一句既表现了画面的静态美,也传达了画家作画时的专注与细腻。
第三句“樵人木客咸绝倒”,则转向了观画者的反应。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看到这幅作品后,连平常砍柴的樵夫和收集木材的人都会为之倾倒,无法自持,体现了画作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之大。
最后两句,则是对画中松鼠的进一步刻画。“何时松根写飞鼠”,表达了画中松鼠腾空而起,仿佛要从松树根部飞起的情景;而“脩毛润泽沐山雨”,则形容了松鼠那光滑发亮的皮肤和它享受山雨滋润的状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整首诗通过对松鼠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更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尊重。诗中的松鼠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代表,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生机与活力的生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