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过罗坑,坑谷势坳缺。
天罅望长江,一面亏如玦。
每折迸溪流,乱石争吞啮。
西南气清劲,山肤绣积铁。
崩厓尽马力,偃树窒龙穴。
山晴蝶粉明,苔古松皮裂。
曰暮飞鸟归,行人惨无悦。
望林投茅屋,破壁挂车辙。
阴虫为我啼,客恨不可说。
中夜望星河,明明照寥泬。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的《宿罗坑》。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疲马过罗坑,坑谷势坳缺。
- 解释: 疲惫的马匹经过罗坑,坑谷地势高低不平。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夕阳下马行于崎岖山道的景象,体现了旅途的艰辛。
2. 天罅望长江,一面亏如玦。
- 解释: 从缝隙中眺望长江,江水的一面如同断裂的美玉。
- 赏析: 通过“一面亏如玦”形容江水的波状流动,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3. 每折迸溪流,乱石争吞啮。
- 解释: 每次遇到急转弯时,溪流被激起,乱石间的竞争吞噬。
- 赏析: 这个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地形复杂、水流湍急的环境特点。
4. 西南气清劲,山肤绣积铁。
- 解释: 西边的山气清新有力,仿佛绣花一般精致。
- 赏析: 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景的秀丽与坚韧。
5. 崩厓尽马力,偃树窒龙穴。
- 解释: 崩塌的山崖耗尽了马力,倒下的树木堵塞了龙穴。
- 赏析: 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山体的险峻以及自然界的力量。
6. 山晴蝶粉明,苔古松皮裂。
- 解释: 山晴后蝴蝶的颜色在阳光照耀下分外明亮,苔藓和古松的皮都裂开了。
- 赏析: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7. 曰暮飞鸟归,行人惨无悦。
- 解释: 傍晚时分,飞翔的鸟儿归来,而行人却感到悲哀。
- 赏析: 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旅途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情感变化。
8. 望林投茅屋,破壁挂车辙。
- 解释: 远眺树林,投宿到简陋的茅屋里;墙壁破损的地方可以看见车轮的痕迹。
- 赏析: 这两句展现了旅途中人们寻求庇护和休息的场景。
9. 阴虫为我啼,客恨不可说。
- 解释: 夜晚听到虫子的鸣叫声,心中充满了客愁,无法诉说。
- 赏析: 这个细节描绘了旅人的夜生活,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10. 中夜望星河,明明照寥泬。
- 解释: 半夜时分抬头仰望星空,明亮的星星映照得天空空旷辽阔。
- 赏析: 最后这两句以夜空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