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于河曲,将至洛水滨。
洛阳多贵游,车辙阻要津。
扫门傲不能,衒玉非所仁。
掉首归去来,菰芦采秋莼。
兴至闲命钓,独茧丝可纶。
营管彼槁项,石火炊劳薪。
【解析】
“秣马于河曲,将至洛水滨。洛阳多贵游,车辙阻要津。”这是第一句,意思是:我要把马喂在河曲边准备出发去洛阳。洛阳有很多达官显贵。“洛阳多贵游”,洛阳是古都,很多达官显贵。他们喜欢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车辙阻要津”,车行的道路被阻塞了。这两句写出了洛阳的繁华与腐败。
“扫门傲不能,衒玉非所仁。”这第二句是诗人对达官显贵们的嘲讽。意思是说:那些大官、贵族们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他们把宝玉当土块一样地炫耀,这不是一种仁慈的行为。
“掉首归去来,菰芦采秋莼。”这第三句是说,听到这些,我只好扭头回去了。我只好离开这里,去采秋莼了。“菰芦”和“秋莼”都是指莼菜。这句诗写诗人因厌恶官场而决定回家。
“兴至闲命钓,独茧丝可纶。”这是第四句,意思是:兴致上来,我就随便找个地方钓鱼了。我只有一根蚕丝可以钓鱼。“兴至”是指作者心情很好,很快乐。“独茧丝”指的是用一根蚕丝就可以钓到鱼。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
第五句:“营管彼槁项,石火炊劳薪。”这是最后一句。意思是:军营里的士兵正在烤干他们的武器。他们连做饭用的柴都来不及烧啊。这句诗讽刺了那些不关心国事的人。
【答案】
译文
秣马于河曲,将至洛水滨。洛阳多贵游,车辙阻要津。
扫门傲不能,衒玉非所仁。掉首归去来,菰芦采秋莼。
兴至闲命钓,独茧丝可纶。营管彼槁项,石火炊劳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全诗共六句,前四句写诗人来到洛阳后,见许多达官贵人的车马往来,自己却只能住在郊外的河曲。然后写他见到这些人后,就转身回家去了。最后四句写了诗人回家后的生活状态,他在家里闲得无聊,就拿起钓竿去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