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不佩艾绶,高不理钓缗。
进退谅有为,詹尹何足询。
荣名在努力,弃置勿酸辛。
浊酒虽未甘,聊以泽吾神。
秋露夜团团,素月照城闉。
入门成一笑,焉问谁主宾。
欢饮道旧好,慰此平生亲。
贱日我故人,贵日我故人。
出门分手别,毋为岐路尘。

【注释】艾绶:古代官吏所佩的用艾叶染黑的丝带。钓缗(mín):钓鱼时所用的线,也泛指钓鱼。詹尹:官名,传说中掌管天文星象的人。荣名:荣誉的名字、名声。

泽吾神:给我的心带来滋润。主宾:主人和客人。

欢饮道旧好:欢乐地谈论着过去的事情。慰此平生亲:安慰我这些年来的朋友。贱日:地位低的日子。故人:老朋友。贵日:地位高的日子。别:离别。

岐路尘:分岔路口的尘土,比喻分别。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在成都时的作品,是他感于世态炎凉而写下的一组咏怀诗,共十二首,这里选的是第八首。

全诗八句,可分为四层,每层的句数不同,但都围绕着“贱”与“高”,“荣”与“辱”的主题来展开,最后以“贱日”和“贵日”作结,点出主题。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风格沉郁苍劲。

首联“贱不佩艾绶,高不理钓缗”,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艾绶,古代官吏所用之绶。钓缗,即纶缗,一种钓鱼工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地位低下的时候,却不懂得佩带象征高贵身份的艾绶;自己地位高时,却不知道怎样去理钓缗。这两句是说自己对于富贵荣华的态度是消极的,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薄,因此也就没有去追求。

颔联“进退谅有为,詹尹何足询”,诗人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自己对功名看得很淡薄的原因。意思是说,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下,只要能够有所作为,就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了。这里所说的“詹尹”,指的是春秋时代楚国的掌天文星象的官员,也就是主管祭祀礼仪的官员,后来被用来比喻那些身居高位而又无所作为的人。

颈联“荣名在努力,弃置勿酸辛”,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意思是说,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能获得荣誉,如果只是一味地抛弃它或者让它受到委屈,那就太不值得痛苦悲伤了。

尾联“浊酒虽未甘,聊以泽吾神”,诗人以酒喻志,表达了自己即使处境艰难也不改初衷的决心。意思是说,尽管现在的生活并不容易,但我愿意像对待美酒一样,用它来滋润自己的心灵。

《感秋十二首》中的其他几首诗也都表现了诗人的这一主题。诗人以秋天为背景,以秋风为媒介,通过描写自己在仕途上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

杜甫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