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号树巅,游子惜秋晚。
听此怆心魂,道长带孔缓。
青枫在江浔,白露横夕坂。
败荷起凉飔,衣之寒欲卷。
沉吟无徒杠,蹇卫驱独返。

【注释】

感秋十二首:即《秋思》诗十二首。其十:指组诗中的第十首。号树巅:吹着号角声从树梢上传来。游子:指离家在外的游子。晚:秋天。道长带孔缓:道路漫长,时间拖得很慢。青枫:深青色的枫叶。浔:水边。白露:指初秋时露水结成的白色结晶。夕坂:夕阳下的山坂。败荷起凉飔:被风吹落了的荷花在清凉的风中摆动。徒杠:空手。蹇卫:跛脚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和游子之情的七绝。开头两句点明季节是秋天,而游子又是在这深秋时节远行在外。“晨风号树巅”一句,以动衬静,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烘托游子羁旅他乡的孤寂心情。“游子惜秋晚”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天的眷恋。“听此怆心魂”,“此”指前句之“晨风”。这四句是全诗的纲领,以下四句都是围绕它来展开描写的:“道长带孔缓”“青枫在江浔”“白露横夕坂”“败荷起凉飔”,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的凄凉心境和孤独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用典抒发感情。“沉吟无徒杠”,意思是说诗人独自行走,没有同伴;“蹇卫驱独返”,意思说诗人跛足而行,不得不驱赶着他自己。这两句是说诗人虽然感到孤独困苦,但他仍然要坚定地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把一位游子在旅途上的孤独、寂寞、悲苦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一首。与前面的十一首一样,也是写景为主,兼有抒情。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深秋季节里,游子的孤独、辛酸和坚毅的高尚情操。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写深秋景色和游子的形象。“晨风号树巅”四句,以“晨风”“游子”“秋晚”“道长”四个意象为线索,将游子的愁绪、归期难卜、旅途孤单、身体不适等多重情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浓重的秋色图景。

后四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青枫”三句写秋色的萧瑟,衬托出游子的凄苦;“败荷”三句写秋风拂过荷花,使它们摇曳生姿,而人却感到寒意袭人。“衣之寒欲卷”既形容了天气的寒冷,更表现了诗人的衣衫单薄,处境艰难。“无徒杠”,意思是没有同路人,“蹇卫”,意思是跛脚的卫士。“驱独返”,意思是赶着自己返回。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诗人步履维艰,但是仍然坚定地向前走去。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寓于景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刻画、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坚毅、不屈、执着的游子形象。诗中蕴含着浓郁的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