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慕九州,意气如奔马。
白眼竟无人,高歌和常寡。
悠悠天壤间,沧海杯中泻。
飘忽十年心,沦掷随梧槚。
纡我九折途,迟我万间厦。
虎伏于豕牢,壮士居人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感秋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句释义:

  1. 束发慕九州,意气如奔马。
    注释:束发,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束发为髻,所以这里指的是二十岁。慕九州,意思是向往天下。意气如奔马,形容志向远大,气势磅礴。

  2. 白眼竟无人,高歌和常寡。
    注释:白眼,指轻蔑的目光,不屑一顾的态度。竟无人,表示没有人理解或支持。高歌和常寡,指歌声虽然高昂,但常常得不到响应。

  3. 悠悠天壤间,沧海杯中泻。
    注释:悠悠,广阔无垠。天壤间,比喻天地之间。沧海杯中泻,比喻世事变迁,如同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4. 飘忽十年心,沦掷随梧槚。
    注释:飘忽,形容心情不定。十年心,指经历了十年的风雨。沦掷,指沉沦失意。随梧槚,比喻随波逐流,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5. 纡我九折途,迟我万间厦。
    注释:纡,蜿蜒曲折。九折途,比喻人生之路曲折复杂。万间厦,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迟我万间厦,指希望自己能够建造出高大宏伟的建筑。

  6. 虎伏于豕牢,壮士居人下。
    注释:虎伏,比喻处于困境或危险之中。豕牢,古代的一种监狱。壮士居人下,指身处逆境或困境中的勇士,却不得不屈居于普通人之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期望的展望。诗人以“束发慕九州”开篇,展现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和抱负。然而,“白眼竟无人”和“高歌和常寡”两句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诗人在“悠悠天壤间”和“沧海杯中泻”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飘忽十年心”和“沦掷随梧槚”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挣扎。最后,“纡我九折途”和“迟我万间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