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飘蓬客,伤秋黯自惊。
十年徒学剑,百亩愧躬耕。
在昔逢屯难,中原扰甲兵。
大呼兴陇卒,奄忽烬燕京。
五马浮南渡,诸藩阻北征。
此时犹粉饰,半壁彷承平。
龙虎金陵丽,烽烟建业明。
西昆充厥贡,东阁进儒生。
移仗临华盖,垂衣御武英。
螭头奎藻出,豹尾讲筵清。
坐失和戎策,虚烦列镇争。
□贤登魏阙,上将陨长城。
所至驰降表,遗民旧棘荆。
伏尸占积气,帝座扫欃枪。
窜迩荒山曲,栖迟度岭行。
归来松径改,喜见槿篱成。
处士从元亮,狂夫厄弥衡。
泥涂避胡骑,野馆听流莺。
防雨先扶菊,经霜待剖枨。
悲歌子山赋,怅望伏波营。
黔布方为盗,吴侬久作伧。
死灰愁束湿,侧足惧焚坑。
掩户逃豺貙,填饥摘蔓菁。
馀生惟舌在,无累巳身轻。
谅复谙椎骂,何妨对祼䄇。
林蔬甘坼甲,樵竖畜添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秋曰述怀四十韵
- 第一段:感叹岁月无情,白发如飘蓬般地随风飘扬。
- 第二段:回顾过去十年间,自己虽然学得了剑法,但躬耕之事却未能尽如人意。
- 第三段:回想往昔中原地区遭受战乱,甲兵四起,令人心惊。
- 第四段:大呼之下,有士兵兴兵北伐,却又突然战火熄灭了燕京。
- 第五段:南渡之时,马匹五匹浮游于南方;诸藩北征,却被阻挡。
- 第六段:那时还粉饰太平,半壁江山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 第七段:金陵龙虎之姿,建业烽烟之景,都显得壮丽辉煌。
- 第八段:西昆献纳贡物,东阁荐举儒生。
- 第九段:移驾至华盖殿,垂衣御武英殿。
- 第十段:龙头雕刻精美,豹尾讲台清雅。
- 第十一段:错失和戎策,徒劳争列镇之地。
- 第十二段:贤者被推上皇帝的台阶,上将陨落长城。
- 第十三段:所到之处皆驰送降表,遗民旧时荆棘丛生。
- 第十四段:尸骨堆积,帝座扫荡彗星。
- 第十五段:逃至荒山曲中,度岭而行。
- 第十六段:归来时,松径已改观,喜见槿篱成荫。
- 第十七段:处士追随元亮,狂夫遭遇弥衡。
- 第十八段:泥涂躲避胡骑,野馆聆听流莺之歌。
- 第十九段:防雨先扶菊花,经霜待剖葡萄。
- 第二十段:悲歌子山赋,怅望伏波营。
- 第二十一段:黔布方为盗贼,吴侬久作伧夷。
- 第二十二段:死灰愁于束湿,侧足惧于焚坑。
- 第二十三段:掩户逃避豺狼,填饥摘取蔓菁。
- 第二十四段:余生只有舌头在,无累已身轻。
- 第二十五代:明白懂得讽刺,何妨对佛供斋戒?
- 第二十六段:树林中的蔬菜甘美如裂开的铠甲,樵夫们蓄养着更多的孩子。
译文:
秋风时节我写下这首诗,表达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思。我感叹自己的白发如同飘散的蓬草一样,随风飘扬,心中不免涌出一丝悲伤和无奈。回顾过去,我学了剑法,却没能像古人一样耕田种地,对此我感到惭愧。回想过去的战争,中原地区战乱不断,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些北伐的士兵,最终战死沙场,使得燕京的烽火熄灭。南渡之时,我骑马渡过五匹马来到南方;而在北方,诸藩的征战受阻,无法北征。当时我还试图维持国家的和平局面,但是半壁江山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和平。金陵城的建筑雄伟壮观,建业城的烽火照亮天际。西昆献给朝廷贡品,东阁推荐了一批儒生。移驾至华盖殿,垂衣御武英殿。龙头雕刻精美,豹尾讲台清雅。错过了和戎策略,徒劳地争夺列镇之地。贤者被推上皇帝的台阶,上将陨落在长城之上。所到之处都驰送降表,遗民旧时荆棘丛生。尸骨堆积,皇帝的座位扫荡彗星。逃至荒山曲中,度岭而行。归来时,松径已改观,喜见槿篱成荫。处士追随元亮,狂夫遭遇弥衡。泥土上躲避胡骑,野馆聆听流莺之歌。防雨先扶菊花,经霜待剖葡萄。悲歌子山赋,怅望伏波营。黔布方为盗贼,吴侬久作伧夷。死灰愁于束湿,侧足惧于焚坑。掩户逃避豺狼,填饥摘取蔓菁。余生只有舌头在,无累已身轻。明白懂得讽刺,何妨对佛供斋戒?树林中的蔬菜甘美如裂开的铠甲,樵夫们蓄养着更多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情感。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之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