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多竹屋,苫盖覆茅堂。
方寸还通笋,三竿巧称梁。
杀青交素桷,集翠映幽房。
槛带潇湘雨,檐栖嶰谷霜。
龙鳞枯柱坼,凤尾卷帘长。
北牖虚添簟,东篱竟作墙。
入椽风弄笛,巢燕粉拖篁。
袅袅烟笼户,萧萧月到床。
何烦题字去,应住此君傍。

这首诗描绘了江村和水村的竹屋,展现了竹屋的美景和竹屋主人的生活。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了竹屋的特点和主人的生活状态,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竹屋之中,感受到了竹屋的魅力和主人的生活情趣。

首句“江村多竹屋檐楹梁栋窗楯壁落皆竹也”,点明了诗题,为下文描写竹屋作了铺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江边的村庄里有很多竹子,连屋檐、楹梁、栋梁、窗户、墙壁都是竹子。这里的“竹”字多次出现,强调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句子是“水村多竹屋,苫盖覆茅堂。”,描述了水边的村庄里的竹屋,用苫盖覆茅堂来修饰竹屋,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这句诗中的“苫盖”指的是用草席子覆盖,而“覆茅堂”则是指用茅草作为屋顶。这些词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竹屋的特点和主人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方寸还通笋,三竿巧称梁。”,继续描绘竹屋的特点,这里用到了“方寸”、“三竿”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竹屋的结构和布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竹屋的内部空间很大,可以容纳很多东西;同时,竹屋的梁柱也很巧妙,能够承受住很大的压力。

接下来的几句都是对竹屋细节的描述,从窗户、门扇到墙壁、地板,无不体现出竹屋的精致和雅致。同时,这些词语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竹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两句“槛带潇湘雨,檐栖嶰谷霜。”,则是对竹屋周围环境的描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竹屋的栏杆上挂着潇湘的雨珠,屋檐下栖息着嶰谷的霜花。这里的“潇湘”和“嶰谷”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别代表了潇湘地区的山水风光和嶰谷的雪景。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浓厚,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例如,“杀青交素桷”,这里的“杀青”可以理解为用刀砍去多余的部分,而“交素桷”则是指将木材进行加工使之光滑。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竹屋的美丽和雅致。同时,“集翠映幽房”这句话则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通过翠绿的色彩来映衬出竹子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鲜活灵动。

在赏析这首七绝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还要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理念。这首诗通过对江村水村竹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融入其中,使整首诗既有外在景物的描绘也有内心的抒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