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客披衣起,荒城半夜钟。
凄其移淡月,萧飒动林松。
声入霜天迥,寒栖玉漏重。
清机群籁应,归思万山浓。
哀梵收繁磬,空江敛雾容。
微闻度城阙,悄已坠芙蓉。
静理生幽听,羁心积乱虫。
残灯影无寐,远梦帐难封。
灏气星河转,孤情物态慵。
𤙶椎如可叩,度岭印南宗。

【注释】

独客:孤客。披衣起:披着衣服起来。荒城:荒凉的城邑。钟鼓楼。凄其:凄凉地。淡月:一弯新月。萧飒:萧条冷清。林松:山林中的树木。移:移动,摇曳。声入霜天迥(jiǒng):钟声飘荡入深秋的寒空。迥:高远。寒栖玉漏重:寒冷中,时钟的滴答声更加沉重。寒:寒冷。栖:栖息。玉漏:计时的玉壶。清机:指钟声。群籁(lai 1ai)应:各种声音都响应着钟声。清机:指钟声。群籁(lai 1ai)应:各种声音都响应着钟声。哀梵(fan):佛寺里敲击木鱼的声音,这里指钟声。梵:佛家语。收繁磬(qing):收回了敲着的木鱼。度城阙:经过城关。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芙蓉:荷花,这里代指荷花塘。

【赏析】

《闻钟》是唐代诗人韦蟾所作五言律诗的第一首。此诗写闻钟所见所感,以钟声为线索,描绘了夜半时城郭、山林、天空、钟楼、寺庙等景物,并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思念故乡、寂寞孤独的心情。全诗构思巧妙,意境幽雅,情韵悠长,是一首具有典型意义的咏物诗佳作。

首联“独客披衣起,荒城半夜钟”,写诗人独自起床,在荒凉的城中听到了半夜的钟声。“孤客”二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孤寂。“披衣起”三字描写了诗人因听到钟声而惊醒的情景,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荒城”则描绘了城外的景象,荒无人烟的城郭,更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半夜钟”则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听到钟声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赶路或者是寻找什么。

颔联“凄其移淡月,萧飒动林松”,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听到钟声后的感受。“凄其”二字形容了钟声给人的感觉,让人感到凄凉而悲伤。“移淡月”则描绘了月光被钟声所吸引,变得朦胧而模糊的情景。“萧飒动林松”则形容了风吹过树林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这一联通过描写月光、风声和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声入霜天迥,寒栖玉漏重”,进一步描绘了钟声给人的影响。“声入霜天迥”形容了钟声在空旷的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深远而高远的感觉。“寒栖玉漏重”则形容了时间在寒冷中变得更加沉重,仿佛时间也在为钟声而停顿。这一联通过描写钟声的回荡和时间的沉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清机群籁应,归思万山浓”,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清机”一词形容了钟声清脆悦耳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期待。“群籁应”则形容了各种声音都响应着钟声,表现出了自然界万物都在为钟声而欢呼的景象。“归思万山浓”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仿佛万山都在为他的归乡而欢呼。

这首五言律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咏物诗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