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娱柱史,群从竹林游。
老去攀条惜,情多咏物愁。
何堪如此树,无乃不宜秋。
露冷三更笛,天涯独客舟。
那能怨摇落,重复见风流。
世态犹青眼,骚人已白头。
感时丝触绪,萦影月当楼。
前正诗篇逸,奇姿草圣遒。
绮言高落落,波磔偃飕飕。
馀荫谁相继,清阴遂莫留。
徘徊故园废,惆怅昔贤休。
五柳门空在,遗书烂漫收。
秋柳十二韵
东山娱柱史,群从竹林游。
老去攀条惜,情多咏物愁。
何堪如此树,无乃不宜秋。
露冷三更笛,天涯独客舟。
那能怨摇落,重复见风流。
世态犹青眼,骚人已白头。
感时丝触绪,萦影月当楼。
前正诗篇逸,奇姿草圣遒。
绮言高落落,波磔偃飕飕。
馀荫谁相继,清阴遂莫留。
徘徊故园废,惆怅昔贤休。
五柳门空在,遗书烂漫收。
注释:
- 东山:指庐山。
- 娱:娱乐、欣赏。
- 群从:指与作者同游的友人或家人。
- 竹林游:泛指游览山林。
- 老去:年岁增长后的感受。
- 攀条:指抚摸着柳枝。
- 情多:指因思念而感到情感丰富。
- 何堪:怎么经受得了。
- 不宜秋:指秋天不适宜这样的树。
- 三更:深夜。
- 独客舟:孤身一人乘船漂泊在外。
- 那能:如何能够。
- 怨摇落:对秋天到来的感慨。
- 见风流:指看到柳树随风飘动的景象。
- 世态:社会风气。
- 青眼:一种目光,表示赞许或喜欢。
- 骚人:诗人。
- 感:触动。
- 丝触绪:比喻细微的情感触动。
- 萦影:指月光映照下的柳树影子。
- 月当楼:指夜晚月光洒在楼上。
- 前:之前的。
- 逸:超脱。
- 草圣:指书法技艺高超的人。
- 绮言:华丽的话。
- 落落:高远的样子。
- 波磔:形容书法笔势起伏有致。
- 馀荫:指留下的树荫。
- 清阴:清凉的树木荫凉。
- 废:衰败。
- 惆怅:忧伤、失落的情绪。
- 遗书:遗失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秋日景象的描述和感慨之情的表达。诗人通过对秋柳的描写,展现了季节更迭、人生变迁的自然规律和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