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水抱自村庄,笑煞求仙误始皇。
毛女入山头未白,巳书甲子到柴桑。
山围水抱自村庄,笑煞求仙误始皇。
毛女入山头未白,巳书甲子到柴桑。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桃源”这一理想化的地名,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与世无争的宁静之地。诗人以“山围水抱自村庄”开篇,勾勒出一幅山水环绕、村庄宁静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美好背后的讽刺意味:“笑煞求仙误始皇”。这句诗意味着,那些追求神仙生活的人们,往往被自己的贪心和愚昧所蒙蔽,最终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之中。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桃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人认为,只有回归自然、顺应天道,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美好进行鲜明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领悟。
评析:彭孙贻是明朝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又题桃源图二首·其一》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桃源”这一意象,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不忘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讽刺那些追求虚荣和享乐的人们,来表达自己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彭孙贻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的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