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烟月满林垌,羯鼓笙歌夜不停。
唯有高斋高卧客,垆香独对读书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诗题中的“独坐”指诗人独自坐着。
春宵烟月满林垌,羯鼓笙歌夜不停。
春宵即良宵,指元宵节夜晚。烟月满林,意谓月光如雾如烟,洒满了山林。羯鼓、笙歌,都是古代音乐用具,羯鼓是胡鼓的一种,音色雄壮;笙为簧管乐器,音色优美。夜不停,指夜深犹有乐声,歌声不断。
唯有高斋高卧客,垆香独对读书灯。
只有我这个高斋的高卧客人,独自对着炉火旁的读书灯而吟诗。高斋,指书房。高卧客,指隐居在家的读书人。垆香,指酒垆上散发出来的香味。独对读书灯,意谓独自对着灯光而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元宵佳节独处高斋、读诗作赋的七绝。首两句写景入题,点明时令与地点。“春宵”二字,既点出节令(春宵乃元宵节之夜),又暗示了作者此时心情愉悦。接着,诗人以“羯鼓”和“笙歌”两个意象渲染节日氛围。“夜不停”一句,不仅写出了节日的热闹场面,而且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然而,尽管身处热闹之中,作者却选择了一种宁静的方式来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手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他显得更加超脱世俗,也更加引人注目。
第三句直接进入正题,描绘了自己独坐书房的情景。这里的“高斋”并非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概念,更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存在。它代表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独立人格。而“高卧客”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作为一个隐居在家的读书人,他总是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心态,不为世俗所动,只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创作。这种精神境界,使得他能够在热闹的节日中保持一份宁静和淡定。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它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作者与其他人在节日中的不同行为进行了一番刻画。虽然其他人可能在烟花爆竹声中欢庆不已,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和无聊;而在作者这里,尽管外界环境嘈杂喧闹,但他却在读书灯下默默品味着自己的文字和思想。这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使得作者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