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久垂头,兽王亦弭耳。
佛法本无多,捩折象鼻子。
【注释】:
1)象鼻岩: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因形似象而得名。
2)岩石久垂头:象鼻岩像一只长鼻子的大象一样,岩石长久地垂下头来。
3)兽王:这里指的是大象。
4)弭耳:停止鸣叫,表示顺从。
5)捩折:扭转,折断。
【译文】:
象鼻子的岩石已经很久下垂了,大象王也停下了它的鸣叫。
佛法本无多,只是需要扭转大象的鼻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写大象与石头的互动,寓意佛教教义的本质和修行的方法。第一句“岩石久垂头”描述了象鼻岩的形态,暗示着时间、沧桑和历史的沉淀。第二句“兽王亦弭耳”,则描绘了大象之王(即佛教中的“佛”),它停止了鸣叫,表示顺从和谦卑的态度。第三句“佛法本无多”,指出佛教的教义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修行者的心态和行为。而第四句“捩折象鼻子”,则是说修行者应该像扭转大象的鼻子一样,去除内心的杂念,保持清净和专注。整首诗以大象的形象为载体,寓意深远,表达了佛教禅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