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卜天台学避秦,石梁夭矫隔苍旻。
龙湫瀑布旌旗湿,蜃市楼台壁垒新。
元气茫茫摇八极,长空澹澹出三辰。
渔樵自识谋生拙,何处移家傍隐沦。
【注释】
拟卜天台学避秦:想学习天台山(在浙江)的隐士,避开秦朝(指汉朝)。
石梁夭矫隔苍旻:“石梁”句是说,石梁横跨在两山之间,像一条夭矫的龙。“苍旻”指天空。
龙湫瀑布旌旗湿:龙湫瀑布从山顶流下来,像旗帜一样湿透。“旌旗”代指瀑布,这里用“旌旗”形容瀑布的水势汹涌澎湃。
蜃市楼台壁垒新:蜃市是指海市蜃楼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蜃景。蜃市和楼台都是虚设的景象,而“壁垒”则指的是真实的建筑。
元气茫茫摇八极,长空澹澹出三辰:元气(宇宙间弥漫的气)茫茫无际,摇撼着天地八方;长空(天空)清旷淡远,好像日月星辰从中升起。
渔樵自识谋生拙,何处移家傍隐沦:渔夫樵子自己知道谋生的本事太差了,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隐居的地方。“傍隐沦”就是“隐居”。
【赏析】
此诗为七律组诗《海上四首》的第三首。全诗前半部分写海上景色,后半部分借写海上景象,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首联“拟卜天台学避秦,石梁夭矫隔苍旻。”以天台山的隐逸风气起兴,诗人打算去那里学道,躲避秦朝的统治,但天台山又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秦朝的统治,也挡不住诗人的归隐之意。
颔联“龙湫瀑布旌旗湿,蜃市楼台壁垒新。”写海边的奇景,龙湫瀑布水势汹涌澎湃,把瀑布的水流比作旌旗,形象生动;蜃市和楼台都是虚无缥缈的景象,与“壁垒”相映成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又表达了他不愿做官、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
颈联“元气茫茫摇八极,长空澹澹出三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的景色。元气(宇宙间弥漫的气)茫茫无尽,天地八方都在它的影响之下;长空(天空)清旷淡远,仿佛太阳、月亮都从这里升起。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海上景色的壮丽,又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尾联“渔樵自识谋生拙,何处移家傍隐沦。”诗人以渔人樵夫自比,说自己虽然懂得了谋生的道理,但却没有真正的本领,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隐居之地。这是对诗人自己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当时黑暗统治的不满。
这首诗意境雄浑阔大,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