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春山尽可怜,春游已是落梅天。
何来神女空留佩,未出尘寰便巳仙。
空际楼台依绝壑,名园花竹届飞泉。
非关杜宇催人去,惆怅河梁隔暝烟。
注释:春水春山,景色已经让人感到可怜。春游已经是落梅时节了。
何来?怎么而来?神女,传说中仙女的代称。空留佩,指仙女留下佩剑或宝物之类。未出尘寰(huán),指还没有从尘世飞升成仙。
空际楼台,空中的楼阁亭台。绝壑,深谷。名园、花竹,都指有名的园林。届,到达。飞泉,飞泻而下的泉水。
非关,不是由于。杜宇,杜鹃鸟的别名。催人去,催促人离去。
赏析:此诗为作者和友人邓原岳唱和之作。惠山寺在今江苏无锡,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作者于元贞初年(1295)曾游览惠山,写下了《惠山寺次邓原岳韵二首》之二:“一峰高耸翠重重,万壑争流绿浪冲。何处钟声传梵呗,隔林啼鸟唤春风。”表达了对惠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写于春天,当时诗人正与友人邓原岳在惠山游玩。“春水春山尽可怜”,点题并引出后面的描写。春水春山之美,使人怜惜不已。“春游已是落梅天”,点明此时是早春时节。“何来神女空留佩”,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句意,暗喻自己虽身处人间,却如同仙女一般超脱凡俗。“未出尘寰便巳仙”,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尚未离开尘世就已经具有仙人般的境界了。
接下来三句,写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惠山的景致:楼台依着深深的山谷,名园的花竹直通飞泉。“空际”二字,既写出了楼台的高远,也表现了诗人的飘渺之感。“空”字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另一个境界,仿佛他已经超脱了红尘之外。
抒发的是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之情。“非关杜宇催人去”,借用了《楚辞·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子,表明他并不因离别而生愁绪。然而,即便如此,“惆怅河梁隔暝烟”,还是流露出一丝惆怅之情,毕竟别离的时刻总是令人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