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色耸岩峣,杖底疏钟上泬寥。
三竺远藏灵隐岫,万松寒度浙江潮。
岩前香草堪行药,树底飞泉欲挂瓢。
早办青鞋负行笈,不烦猿鹤更相招。
注释:
初上五云山行小径遂坠丛棘中望江如带不得道因返赋诗二首 其二
五云山色耸岩峣,杖底疏钟上泬寥。
三竺远藏灵隐岫,万松寒度浙江潮。
岩前香草堪行药,树底飞泉欲挂瓢。
早办青鞋负行笈,不烦猿鹤更相招。
赏析:
《五云山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五云山上的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五云山色耸岩峣”,直接点出了五云山的特点,五云山高耸入云,岩石峻峭。第二句“杖底疏钟上泬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听到山下寺庙中传来的钟声,声音悠扬、清亮。第三句“三竺远藏灵隐岫”,描述了灵隐寺位于山中,距离较远。第四句“万松寒度浙江潮”,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万松挺拔,湖面波光粼粼,寒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波浪。第五句“岩前香草堪行药”,描述的是山中的药材,生长在石缝里,香气浓郁。第六句“树底飞泉欲挂瓢”,描绘了山中的瀑布,水从树梢直泻而下,仿佛挂在了树上。第七句“早办青鞋负行笈”,描述了诗人准备出发去旅行的情景。最后两句“不烦猿鹤更相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欣赏,不依赖于动物的帮助,自己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