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闻孙属梵公,千秋衣钵镇莲宫。
衣翻火浣炎洲雪,钵洗桄榔瘴海风。
自有楞伽传密记,长留心印表真空。
悬知娑竭群龙护,夜夜寒光贯白虹。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慧能大师(俗名卢藏用)所作的《咏怀古迹二十六首》之十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注释:
- 梵琦大师衣钵:指的是禅宗六祖惠能传下的衣钵,象征慧能大师的真传。
- 妙喜闻孙属梵公:妙喜听说他的孙子继承了梵公大师的衣钵,即传承了慧能大师的法脉。
- 千秋衣钵镇莲宫:表示衣钵代代相传,历经千年,仍然稳固地存在于莲花宫殿中。
- 衣翻火浣炎洲雪:比喻慧能大师的教义如同火浣一般能够洗净世间的污垢,即使是炎热的炎州也能洗涤出清凉的雪花。
- 钵洗桄榔瘴海风:形容慧能大师的教化如同洗涤桄榔树的果实一样,即使在瘴气弥漫的海边也能净化人心的瘴气。
- 楞伽传密记:提到慧能大师传授给弟子们的《楞伽经》(一种佛教经典),这是禅宗密宗的重要经典。
- 心印表真空:意指通过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来体悟佛性的本质,达到“真空”的境界。
- 娑竭群龙护:暗示着佛法如龙般神圣,有众多护法神兽守护着佛法的传承。
- 夜夜寒光贯白虹:形容佛法如同穿透夜空的白虹,无论何时都能照亮人的心灵。
译文:
妙喜听到他的孙子继承梵公大师的衣钵,
千秋万代的衣钵一直镇守在莲花宫。
衣钵翻转就像火浣一样可以清除炎州的雪,
钵盂洗涤就像槟榔树一样可以消除瘴气的风。
自有《楞伽经》传授给密宗,
长久留心于《心印》以体悟真空。
相信有无数神兽保护佛法的流传,
夜晚寒光直穿天际直至白虹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禅宗六祖惠能及其衣钵传承的诗歌。通过描绘衣钵的神奇功效和佛法的神圣,诗人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佛法传承的崇敬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如“火浣”、“寒光”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也突出了佛法的高深莫测。此外,诗句中的“夜夜寒光贯白虹”更是将佛法的永恒与神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无尽向往和虔诚信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和宗教文化的赞颂,也是对于心灵修行和佛法真谛的深刻反思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