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春寒月满庭,双栖玳瑁冷银屏。
风微翠暮帘俱下,梦入乌衣草正青。
人柳几眠同旖旎,海棠先起带沉冥。
昭阳殿里残红歇,怪杀流莺唤不醒。

【诗句解析】

  1. 小院春寒月满庭,双栖玳瑁冷银屏。
    注释:在小院中,春夜的寒冷使月光洒满了庭院,两只燕子栖息在玳瑁色的屏风上,显得格外冷清。
    赏析:诗的开头描写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小院春寒”营造了静谧的气氛,而“月满庭”则点明了时间,为后续的描写打下基础。接着用“双栖玳瑁冷银屏”形象地描绘了燕子栖息的场景,其中“双栖”指的是燕子成对地栖息,“玳瑁”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这里用以形容屏风的华丽,“冷银屏”则暗示了环境的寒冷,同时也给人一种幽静、优雅的感觉。
  2. 风微翠暮帘俱下,梦入乌衣草正青。
    注释:当微风吹来时,翠色的暮色笼罩下的窗帘都飘落了下来,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来到了乌衣草盛开的地方,那里草木苍翠,一片生机勃勃。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通过描写“风微翠暮帘俱下”,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晚风拂过的景象,同时“梦入乌衣草正青”则将读者带到了另一个场景,那里的草木葱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描写既丰富了画面,又增添了诗意。
  3. 人柳几眠同旖旎,海棠先起带沉冥。
    注释:在这美丽的夜色中,人们像柳树一样静静地入睡,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海棠花率先绽放,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和希望。
    赏析:这三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景中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人柳”“海棠”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4. 昭阳殿里残红歇,怪杀流莺唤不醒。
    注释:昭阳殿内曾经繁华一时的花朵已经凋谢,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被鸟儿唤醒的流莺也唤不醒这片美景。
    赏析:最后这两句诗以“昭阳殿”作为背景,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已经消逝,而“残红歇”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感慨万分。同时,诗人通过“怪杀流莺唤不醒”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