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天涯返故庐,归期偏过早梅初。
濒年烽火人将老,到日云山岁巳除。
空向辛盘吟短句,可堪丙舍见遗书。
春来萝薜应无恙,若个明朝问索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己丑除夕》
译文:
游子在天涯,终于回到了家乡;但归期却比早梅开得还晚。
临近年关的时候,战争频繁,人们渐渐老了;到了新的一年到来,云山已经除掉了旧岁的尘埃。
空向辛盘吟短句,可堪丙舍见遗书。
春来萝薜应无恙,若个明朝问索居。
注释:
- 游子(yóu zǐ):指远离家乡的人。
- 己丑: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时的干支纪年法中,己丑为宋太祖开国元年。
- 归期偏过早梅初:归期比早开的梅花还早。
- 濒年:临近年关。
-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时燃放烟火以示警戒。这里借指战乱。
- 人将老:形容因年老而憔悴不堪。
- 到日:到达的日子。
- 丙舍:指住宅。
- 辛盘:指辛亥年所制的酒,因为辛亥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辛年,又称“辛盘”,是一年之始。
- 丙舍见遗书:指收到家书。
- 萝薜(luò bì):植物名,常绿藤本,茎上有卷须和气根,可攀援他物生长,常用以比喻人的依附关系。
- 若个:你。
- 明朝:明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己丑除夕》。方岳的诗以清新自然、豪放不羁著称,这首《己丑除夕》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首联“游子天涯返故庐,归期偏过早梅初。”表达了作者游子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这里的“游子”指那些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的人,“归期偏过早梅初”则是指他们的归来时间比早梅还要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颔联“濒年烽火人将老,到日云山岁巳除。”描绘了战争频发导致人民衰老的现状。这里的“濒年”指的是临年,表示快要过年的意思;“烽火”则是指战乱频繁的情况。通过这两个词的搭配,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困扰。
颈联“空向辛盘吟短句,可堪丙舍见遗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辛盘”指的是辛亥年的制酒,因为辛亥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辛年,又称“辛盘”。而“丙舍见遗书”则是指收到家书的情景,意味着作者在外漂泊多年,未能及时收到家人的来信,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牵挂。
尾联“春来萝薜应无恙,若个明朝问索居。”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里的“萝薜”指的是蔓生植物,象征着依附关系;而“若个”则是疑问词,表示询问的语气。整句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临之后,那些依附于我的人应该都没有什么大碍了吧?而你又会在什么时候来询问我的居所呢?这既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也表达了他在异乡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生活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