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东下渡南徐,远道迢遥万里馀。
客路岂堪频见月,故园况复乏无书。
青天剑泣思吴市,白马潮归送伍胥。
一夜昭关双鬓改,芦中泪涸楚江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宿昭关》。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第一句“晓风东下渡南徐,远道迢遥万里馀”描述了早晨的风从东方吹来,越过南徐渡过长江,距离遥远,仿佛有一万千里之多。这里用“晓风”、“东下”、“渡江”等词语营造了一幅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和对家的思念。
第二句“客路岂堪频见月,故园况复乏无书”则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客路”指的是诗人在外旅行的道路,而“频见月”则暗示了夜晚的到来,月光下的旅途更加凄凉。诗人感叹故乡的家已久未寄书,更加凸显了他对家的思念之深。
第三、四句“青天剑泣思吴市,白马潮归送伍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这里的“青天”、“剑泣”等词汇赋予了夜晚以神秘和悲凉的氛围,而“思吴市”则表明诗人在思念家乡,而“送伍胥”则可能是诗人在想象自己正在与历史上的英雄伍子胥一同经历这段旅程。
最后两句“一夜昭关双鬓改,芦中泪涸楚江鱼”则描绘了夜晚的结束和黎明的到来。这里的“昭关”是古代的一个关口,而“双鬓改”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一夜之间经历了许多变化,如鬓发变白等。而“芦中泪涸楚江鱼”则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象征着诗人的心境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也较为巧妙,如“青天剑泣思吴市”、“白马潮归送伍胥”等,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