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曾憩石桥松,又入盘纡滞短筇。
积雨烟光分远近,平林树色变秋冬。
白云红叶前村路,残日寒鸦傍晚钟。
如此好山留未得,故园落尽碧芙蓉。

重经庐山二首 其二

秋来曾憩石桥松,又入盘纡滞短筇。

积雨烟光分远近,平林树色变秋冬。

白云红叶前村路,残日寒鸦傍晚钟。

如此好山留未得,故园落尽碧芙蓉。

【注释】:

①重经:再次经过。

②憩(qì):休息。

③盘纡:曲折迂回。

④霁(jì):雨停天晴。

⑤平林:指秋天的树林。

⑥红叶:泛指秋天的树叶。

⑦“残日”三句:残阳、寒鸦、傍晚的钟声,是傍晚时分的景象。

⑧此:指庐山。

⑨碧芙蓉:形容碧绿的芙蓉花。

【赏析】:

本诗为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诗人白居易第二次游览庐山时所作。诗人在庐山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了庐山,留下了这组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

首联“秋来曾憩石桥松,又入盘纡滞短筇”,点出时间是秋天,地点在庐山,作者曾在庐山石桥松下休息过。而这次他又进入山中盘曲曲折的地方,但竹杖却走不动了。“盘纡”二字,写出了作者行走艰难。“竹杖之迂”,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颔联“积雨烟光分远近,平林树色变秋冬”,描写了庐山的景色变化。积雨之后,烟雾缭绕,远望近眺,都分不清景物的远近。而此时正值深秋,平林之中树木的颜色也发生了改变,由翠绿变成了枯黄。这里的“分远近”和“变秋冬”都是从视觉角度来描绘景色变化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颈联“白云红叶前村路,残日寒鸦傍晚钟”,描写了夕阳西下,红叶满地的美景以及黄昏时分,乌鸦归巢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尾联“如此好山留未得,故园落尽碧芙蓉”则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句子。在这里,他感叹自己不能常住庐山,因为故乡的花已经凋谢了。这里的“留未得”和“故园落尽”都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