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楼台事惘然,空馀歌舞照山川。
岭云西上无穷路,江水东流似往年。
雷令斗牛消夜气,滕王蛱蝶写苍烟。
于今百战沉戈地,孤负黄花落雁天。
【注释】
帝子楼台:旧传楚王之女(滕妃)曾登此台,因称滕王故址。
惘然:怅惘失意的样子。
岭云西上无穷路,江水东流似往年:山中白云向西延伸,仿佛是通向无穷的道路;江水向东流逝,就像往年一样。
雷令:雷声。斗牛:北斗七星。消夜气:指雷击使云散去。写苍烟:即“写雾”。
于今百战沉戈地,孤负黄花落雁天:如今百战之后,已是战场遗址;辜负了满地的黄花凋谢,秋雁南飞。
【赏析】
《登眺滕王阁废址 其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
首联两句,先总说滕王阁原是繁华之地,后经兵乱而荒废。但那往日的歌舞升平、繁华景象,仍历历在目,让人感到惆怅、无奈。“帝子楼台”四字,点明滕王阁昔日的辉煌。“事惘然”,则道出作者对滕王阁的无限感慨。一个“惘”字,既写出了作者对滕王阁的眷恋之情,又写出了自己的失落之意。“空馀歌舞”两句,以“歌舞”代指滕王阁昔日的繁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盛况的怀念之情。“照山川”,形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山川”,泛指南方的自然风光。“照山川”三字,既写出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又写出了作者对滕王阁的无尽思念。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写滕王阁昔日的辉煌。“岭云”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岭云”、“江水”分别指远处的山峦和眼前的江水,二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两句既表现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安定。“雷令”两句,以“雷”指雷电击打云雾消散,用“斗牛”指北斗七星。这两句既表达了雷电击打云雾消散的景象,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之情。“写苍烟”一句,以写雾来形容滕王阁周围的景象。这句既有实景又有虚景,既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自然风光,又表现了作者对滕王阁的无尽思念。
颈联两句,通过描绘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战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又感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种对比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尾联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望。“于今百战沉戈地”一句,既回顾了历史上的战争,又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孤负黄花落雁天”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这里的“黄花”和“雁天”都是比喻,分别代表了秋天的凋零和秋天的宁静。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滕王阁的历史风貌,又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