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脰湖光沁客颜,汀蘋沙柳共潺湲。
秋回残暑蝉声急,月落荒亭草色闲。
吴越水分平望驿,荆蛮天尽洞庭山。
胥门此去无多远,买剑亡家出楚关。

诗歌原文:

莺脰湖光沁客颜,汀蘋沙柳共潺湲。

秋回残暑蝉声急,月落荒亭草色闲。

吴越水分平望驿,荆蛮天尽洞庭山。

胥门此去无多远,买剑亡家出楚关。

注释与赏析:

  1. 莺脰湖光:“莺脰湖”指的是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个小湖泊,因其景色优美而得名。湖光“沁客人颜”,即湖水的光影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和放松。
  2. 汀蘋沙柳:“汀蘋”指湖边长满苹花的水滩,“沙柳”则是指沙滩上生长的柳树。两者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的湖光美景图。
  3. 秋回残暑:秋天的凉爽气息开始回归,但夏日的余热仍未完全消散,因此形容为“残暑”。这表达了夏天结束和秋天来临的自然现象。
  4. 月落荒亭:“月落”意味着月亮已经落下,“荒亭”则是无人的废弃亭台,这里可能暗示一种荒凉或寂寞的氛围。
  5. 吴越水分平望驿:描述了吴越地区(今江苏和浙江部分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以及由此分隔的两个区域——东部和西部地区,各自有不同的风貌和交通设施。
  6. 荆蛮天尽洞庭山:荆和蛮都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洞庭山则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著名山脉。这句诗表达了从吴越地区到洞庭山的辽阔地域。
  7. 胥门此去无多远:“胥门”是今天的上海黄浦江边的一个港口,这里可能是彭孙贻旅行的起点或目的地。诗人提到从这里出发不会太远,暗示着旅途的短暂性和目的地的临近。
  8. 买剑亡家出楚关:这里的“剑”可能象征着个人的勇气和决心,而“亡家出楚关”则表达了一种背井离乡、离家出走的决绝态度,可能是由于政治或军事原因。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莺脰湖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旅途中遇见的各种景象的感受。诗中融合了季节变换、自然美、地理差异和文化元素(如吴越、楚地),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个人命运和历史背景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整首诗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又透露出对人世间变迁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