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泊亡家逐海鸥,河干惊见各维舟。
草间伏蟀空相语,风下孤萤可自由。
一夜鬓丝经乱白,三年剑铗傍人秋。
洞庭虽有鲈如玉,不敢渔灯买钓钩。
《飘泊亡家逐海鸥,河干惊见各维舟》是明代诗人彭孙贻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解释:
飘泊亡家逐海鸥:描述了诗人如同海鸥一般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家园。
河干惊见各维舟:诗人在河边发现有许多人各自带着船回家乡。
草间伏蟀空相语:草间潜伏的小虫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
风下孤萤可自由:在风中飞舞的萤火虫似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一夜鬓丝经乱白:一夜之间,诗人的头发变白了,这反映了他长时间漂泊带来的生活艰辛。
三年剑铗傍人秋:诗人用剑来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已经度过了很多个秋天。
洞庭虽有鲈如玉:尽管洞庭湖中有美味的鲈鱼,但诗人并未打算去钓鱼。
不敢渔灯买钓钩:由于生活的艰辛,诗人甚至不敢购买钓鱼工具。
通过这些诗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飘泊生活中所经历的孤独与辛酸,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物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