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客惊秋黯自伤,夜深哀响乱梧床。
烟钟出郭砧初湿,邻屐探篱菊渐黄。
穷巷林稀喧涧叶,幽斋茶静滴空堂。
遥知孤雁千山外,未到登高鬓已霜。

【解析】

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写诗人在孤寂凄冷的秋夜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雨声和砧声,联想到家乡重阳佳节的景象和自己不能归去的遗憾。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清远。

【答案】

译文:

重阳节前一夜听到雨声赋满城风雨近重阳;

独客惊秋黯自伤,夜深哀响乱梧床。

烟钟出郭砧初湿,邻屐探篱菊渐黄;

穷巷林稀喧涧叶,幽斋茶静滴空堂;

遥知孤雁千山外,未到登高鬓已霜。

赏析:

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写诗人在孤寂凄冷的秋夜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雨声和砧声,联想到家乡重阳佳节的景象和自己不能归去的遗憾。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清远。

首联“重九前一夕听雨赋满城风雨近重阳”以景起兴,点明时令为重阳节前,并借满城风雨烘托气氛。

颔联由听觉转向视觉,“烟钟出郭砧初湿,邻屐探篱菊渐黄”,描绘了一幅秋雨初霁、菊花盛开的画面。

颈联“穷巷林稀喧涧叶,幽斋茶静滴空堂”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寞,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遥知孤雁千山外,未到登高鬓已霜”则从想象的角度写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心系家人,渴望归乡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