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崩颓震北方,潜龙鱼服渡河阳。
三山再定中兴鼎,四镇齐飞劝进章。
立伏满庭思斩马,旄头半夜扫贪狼。
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

诗句原文:

有闻赋悼四首 (其一)

天柱崩颓震北方,潜龙鱼服渡河阳。

三山再定中兴鼎,四镇齐飞劝进章。

立伏满庭思斩马,旄头半夜扫贪狼。

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

注释:

  • 天柱崩颓震北方:描述了一个震撼天地的自然灾害,象征国家的不稳定和危机。
  • 潜龙鱼服渡河阳:比喻有才能或力量的人隐藏起来,等待时机,然后崛起。
  • 三山再定中兴鼎:指历史上的三座山重新稳定后标志着国家中兴的鼎,象征着国家的复兴与重建。
  • 四镇齐飞劝进章:描绘了四座城池同时升起,象征着四方势力的团结,共同推进国家的前进。
  • 立伏满庭思斩马:形容在宫廷中,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采取行动,准备战斗。
  • 旄头半夜扫贪狼:旄头为星名,半夜扫贪狼则暗示着清除腐败势力的决心。
  • 可怜零落燕台草:形容战争或政治动荡之后,原本繁盛的地方变得荒凉。
  • 五国城南月似霜:以月亮比喻国家的命运,月光如霜,暗示国运艰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政治斗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政治清明的追求。其中,“潜龙鱼服渡河阳”和“三山再定中兴鼎”两句尤其具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国家潜在的复兴力量和历史重归正轨的象征。而“立伏满庭思斩马”一句则反映了当时朝廷内外的斗争状态,展现了一种紧张的政治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激烈的政治斗争,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有闻赋悼四首·其一》不仅是彭孙贻个人的感慨和抒发,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国家兴衰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彭孙贻深刻的文学造诣,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