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横吹过海门,落帆收渚上荒村。
却因烽火催行役,不为风波忆故园。
小市捕鱼惊水鹳,长年倚棹狎江豚。
扁舟今夜应无梦,已有沙云送雨痕。
舟泊江港闻瓜步羽书甚急
在长江口的瓜州(今江苏扬州市)有一座烽火台,这里指江南前线。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用火堆点燃后,烟火冲天,用以传递军情。“急”字表现出战事紧急的程度。
巨浪横吹过海门,落帆收渚上荒村。
海门山海关,又名天门关,位于江苏省如皋县南,长江口北岸,为长江入海口第一关。“横吹”形容海浪翻滚汹涌。“落帆”即收起船帆,准备休息。“渚”指的是水边的小洲,“荒村”则是指荒凉偏僻的小村庄。
却因烽火催行役,不为风波忆故园。
这里指的是朝廷征召士兵去抗击入侵的敌军,所以烽火传报,催促士兵出发。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想起故乡,因为自己已经远离家乡,投身于战争之中。
小市捕鱼惊水鹳,长年倚棹狎江豚。
小市镇上的捕鱼者惊动了水上的鹳鸟和江中的江豚。这里的“惊”字表现了捕鱼者的动作,而“狎”则是形容与江豚嬉戏玩耍,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扁舟今夜应无梦,已有沙云送雨痕。
作者今晚将会睡在一个扁舟中,不会做任何梦。“沙云”指的是海边的沙滩上飘动的云彩,它带来了雨水。这里的“雨痕”则是指雨滴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口听到战报后的所见所感。首句“舟泊江港闻瓜步羽书甚急”,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战争。第二句“巨浪横吹过海门,落帆收渚上荒村”,形象地描绘出江口的景色以及战争带来的混乱。第三、四句“却因烽火催行役,不为风波忆故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小市捕鱼惊水鹳,长年倚棹狎江豚”,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和诗人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