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隐南山课鹤田,野棠梨下日酣眠。
檀奴巧送生憨句,慧佛香消礼戒烟。
两屐峰岚图障里,三堂公案酒杯前。
半升拾取桃花核,裹饭寻源逐钓船。
【注释】
买隐南山:在南山隐居。课鹤田:种养仙鹤的田地。檀奴:指檀香木制成的人像。生憨句:佛经中“阿难,我今欲与汝语”的一句。慧佛:指佛教中的佛陀。礼戒烟:佛戒。两屐:一双鞋。峰岚:山峰上云雾缭绕。三堂公案:僧舍里供佛的地方。桃花核:用桃核做成的小玩物,多用来做棋子。裹饭:包着饭。寻源逐钓船:追逐渔舟而去。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山林期间,以闲适的心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诗富有情趣和韵味。
【译文】
在南山买地隐居,种上一片仙鹤田。野棠梨下的日头酣眠。
檀香木像檀奴那样巧妙,送来一句生憨的佛经。香消礼尽,香烟袅袅,礼佛者已戒烟。
穿两双鞋,登高峰,看岚气笼罩;僧舍里供奉的佛像,酒杯前放着三堂。
捡拾半升桃花核,包着饭去寻找钓鱼船。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后写的生活情趣之作,表现了他隐居山林后怡然自得、悠闲安逸的生活情态。首联写诗人在山林中购置了一片土地,种上了仙鹤田,以供他放养仙鹤,体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颔联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山林生活的美好。诗人在野棠树下悠然入睡的情景,以及檀奴巧妙地送来一句生憨佛经的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颈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日常生活,如攀登高峰、眺望远方、饮酒作乐等,都充满了诗意。尾联则是诗人在山林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他捡拾半升桃花核,包着饭去寻找钓鱼船,这一系列动作都透露出他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喜爱。全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