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灌木碍纡回,扫径深林为客开。
绕座此君成独啸,同龛弥勒共苍苔。
纫衣槲叶舒猿尾,吹帽夫容坠竹胎。
一片云岩千顷石,相看静侣亦宗雷。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阴阴灌木碍纡回,扫径深林为客开。
绕座此君成独啸,同龛弥勒共苍苔。
纫衣槲叶舒猿尾,吹帽夫容坠竹胎。
一片云岩千顷石,相看静侣亦宗雷。
译文:
在山堂初夏四首中,其四
阴郁的灌木阻碍了迂回的道路,扫清了道路,让深林为我敞开。
绕着座位,这位君子独自长啸,坐在同一个地方,弥勒佛和苍苔一样古老。
穿在衣服上的槲叶舒展成猿猴的尾巴,风吹动帽子使丈夫的容貌像竹子一样的脆弱。
一片云岩千顷石,看着彼此安静的伴侣也如同雷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堂景色的诗。诗人描绘了山堂初夏的景象,通过描绘山堂周围的环境,展现了山堂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阴郁的灌木”、”扫清了道路”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堂初夏的幽静与宁静。同时,诗人还将山堂比作是“一片云岩千顷石”,将山堂的高大与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绕座此君成独啸,同龛弥勒共苍苔”等句子,描绘了诗人在山堂中独自长啸的情景。诗人将山堂比作是一处净土,让人能够在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心灵的宁静。同时,诗中的”同龛弥勒共苍苔”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的信仰,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山堂初夏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心灵的追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将山堂初夏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那个宁静美好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