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寻僧简送迎,残梅篱落伴经行。
军持净水龙腥尽,高座胡藤寿瘿成。
春涨到门花不落,孤松倚涧石忘情。
上堂礼佛浑无着,鶗鴂千声磬一声。

注释:

  1. 寻僧一勺庵:寻找僧人住的地方,勺指僧人,意为找和尚。
  2. 野寺寻僧简送迎,残梅篱落伴经行:在寺庙里寻找和尚,用简单的礼仪欢迎他,陪伴他行走在残梅和篱笆的旁边。
  3. 军持净水龙腥尽:拿着清水,使龙鱼的气味消失。
  4. 高座胡藤寿瘿成:坐在高高的座位上,让胡藤(一种植物)的瘤子生长。
  5. 春涨到门花不落:春天水涨,花不会落下。
  6. 孤松倚涧石忘情:孤独的松树倚靠在山涧的石头上,忘却了情感。
  7. 上堂礼佛浑无着:走上讲堂,对佛像行礼,但并没有执着。
  8. 鶗鴂千声磬一声:鶗鴂鸟叫声千遍,磬声却只有一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寻僧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寺庙、梅花、水、石头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
    首句“寻僧一勺庵”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寻找寺庙的情景。第二句“野寺寻僧简送迎,残梅篱落伴经行”,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这里的“简送迎”和“残梅”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第三句“军持净水龙腥尽”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仪式的重视。在这里,“军持净水”象征着净化心灵,去除杂念,而“龙腥尽”则寓意着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第四句“高座胡藤寿瘿成”描绘了佛像的存在。这里的“胡藤”指的是佛像旁边的装饰物,而“寿瘿成”则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永恒。
    最后两句“春涨到门花不落,孤松倚涧石忘情”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领悟。这里的“春涨到门花不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而“孤松倚涧石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超脱尘世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佛教的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