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相祠堂步堞前,庙门欹仄草芊芊。
看碑越客题诗去,乞食胡僧拥钵还。
江水自流亡国恨,路松犹识大夫贤。
只令麦饭谁为供,自摘幽花奠杜鹃。
诗名:《咏怀古迹十首 其五 伍胥庙》
伍相祠堂步堞前,庙门欹仄草芊芊。
看碑越客题诗去,乞食胡僧拥钵还。
江水自流亡国恨,路松犹识大夫贤。
只令麦饭谁为供,自摘幽花奠杜鹃。
注释与赏析:
- 伍相祠堂步堞前:伍相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忠臣,因不满于楚王昏庸而被贬至边远地区。他的祠堂位于险峻的城墙之上,周围长满了荒草。
- 看碑越客题诗去:越客指来自南方的水边居民或商人。在此处,他们在祠堂前的石碑上题诗作画,留下自己的足迹和情感。
- 江水自流流亡国恨:“江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象征历史的变迁。“国恨”,指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悲伤。诗人通过江水的流动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哀叹。
- 路松犹识大夫贤:松树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尚品质的人,如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
- 只令麦饭谁为供: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麦饭是古代的一种粮食,通常由农民自己种植和收获。这里的“为”字可能指的是为某人准备,而“谁为”则暗示了没有人能提供帮助或陪伴。
- 自摘幽花奠杜鹃: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厉而得名。这里诗人选择采摘花朵,并用之来祭祀杜鹃,可能是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伍相祠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文化遗产以及自然景观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精神的传承。此外,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唤起读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