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隹气满陵园,河洛诸宗尽大藩。
峡坼鳖灵啼望帝,花飞燕矢啄王孙。
壶关诏咽山东老,剑阁铜增蜀北门。
如带黄流应自远,地维终古奠昆仑。
龙蟠隹气满陵园,河洛诸宗尽大藩。
峡坼鳖灵啼望帝,花飞燕矢啄王孙。
壶关诏咽山东老,剑阁铜增蜀北门。
如带黄流应自远,地维终古奠昆仑。
【注释】:
- 隹气:指生气,生气充溢。
- 河洛诸宗:指河南、洛阳一带的各姓宗族。
- 壶关诏:即“诏书”,指朝廷颁发的文告。
- 壶关:地名,在今山西壶关县。
- 剑阁铜:指南剑阁一带的铜器铸造业,与成都的蜀锦、织绣并称“三绝”。
- 地维:指大地的经度线。
- 昆仑:指中国西部的昆仑山。
【赏析】:
《续悯乱诗》是杜甫为了表达对唐王朝灭亡的痛惜之情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而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有十首,其中第四首是其中一首。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各地割据势力纷纷崛起,杜甫深感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于是写下了这些忧国忧民的诗篇。
这首诗的前两句“龙蟠隹气满陵园,河洛诸宗尽大藩”描述了当时长安城的繁荣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龙蟠”象征着唐朝的强大和繁荣,而“隹气”则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后两句“峡坼鳖灵啼望帝,花飞燕矢啄王孙”则描绘了乱世中的人民生活。诗人通过描绘三峡中鳖灵的形象和燕子啄食王孙的情景,表达了对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动乱的忧虑。这里的“鳖灵”指的是传说中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的诸葛亮,而“王孙”则是指贵族公子们。
第三四句“壶关诏咽山东老,剑阁铜增蜀北门”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地理变迁和社会经济状况。诗人通过描绘壶关县的诏令和剑阁铜器的增加,表达了对战争破坏和国家分裂的感慨。这里的“壶关”、“剑阁”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山西和四川境内。
最后两句“如带黄流应自远,地维终古奠昆仑”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展望。诗人认为黄河的水流如同一条带子一样遥远而坚韧,而地维则始终稳固地支撑着大地,象征着唐朝的国运不会就此中断。这里的“黄流”指的是黄河,“地维”则是指大地的经度线。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战乱中的百姓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盛世的怀念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