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萧疏瓦罐冰,浮名深惜误孤灯。
春愁不断帷呼酒,乱日无家只羡僧。
花底攒眉对彭泽,琴边披发伴孙登。
飘红浓绿知人闷,小阁看山试一凭。

生事萧疏瓦罐冰,浮名深惜误孤灯。

春愁不断帷呼酒,乱日无家只羡僧。

花底攒眉对彭泽,琴边披发伴孙登。

飘红浓绿知人闷,小阁看山试一凭。

注释:

  1. 生事萧疏瓦罐冰:指生活贫困艰难,如同瓦罐里的冰一般冷清。
  2. 浮名深惜误孤灯:指虚名浮华深深后悔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3. 春愁不断帷呼酒:春天的忧愁难以排解,只能通过饮酒来缓解。
  4. 乱日无家只羡僧:在战乱时期,没有家可以归,羡慕出家人的生活。
  5. 花底攒眉对彭泽:在花丛中皱着眉头,仿佛在对着彭泽(陶渊明)表达自己的感慨。
  6. 琴边披发伴孙登:在琴旁披着头发,陪伴着孙登(王维),形容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得。
  7. 飘红浓绿知人闷:看到满园的红花绿叶,更让人感到内心的郁闷和孤独。
  8. 小阁看山试一凭:在小阁楼上,看着山峦,只是随意地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乱世生活感受的诗。首句“生事萧疏瓦罐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如同瓦罐里的冰块一样冰冷。第二句“浮名深惜误孤灯”,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名的深深惋惜,认为虚名耽误了自己的人生。第三句“春愁不断帷呼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时心中的愁绪,无法排解,只能借饮酒来缓解。第四句“乱日无家只羡僧”,表达了在战乱时期,诗人对于无家可归的无奈和对出家人生活的喜爱。第五句“花底攒眉对彭泽”,可能是诗人在花丛中皱眉思考,仿佛是在对陶渊明表达自己的感慨。第六句“琴边披发伴孙登”,则是诗人在琴旁边披着头发,陪伴着王维,形容自己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得。最后一句“飘红浓绿知人闷,小阁看山试一凭”,则是诗人在花园中看到满园的红花绿叶,更让人感到内心的郁闷和孤独,只能站在楼上,随意地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