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山雪下近燕州,慈母高堂滞宦游。
青镜流年惊改岁,白云千里见登楼。
排空岱岳中天出,坼地清河绕郡流。
欲寄北风无雁到,树萱何以慰忘忧。

【赏析】:

“怀家宜人时偕任济下”,诗人在思念家人之时,带着妻子儿女一同前往任地(指济州),这是第一联。“宜人”是说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和谐幸福。“偕任”、“济下”则表明了诗人当时担任济州刺史的官职,他与妻子一道赴任,共同生活。

第二联:“慈母高堂滞宦游。”诗人的妻子在家乡,而诗人却滞留在济州,远离亲人。“慈母”即母亲的爱,诗人在这里用它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高堂”是指母亲居住的地方,诗人把母亲比作一座高山,形象地描绘出母亲的伟大和崇高。“滞宦游”则是说自己因为公务繁忙而无法常回家看望母亲。

第三联:“青镜流年惊改岁,白云千里见登楼。”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以“青镜”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时光流逝的感慨。镜子中反映出的是年轻时代的容颜,而现在镜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岁月的痕迹。同时,诗人还用“碧云”来比喻时间的变化,白云一去千里,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诗人登上高楼远眺,看到的却是万里之遥的白云,这更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无助感。

第四联:“排空岱岳中天出,坼地清河绕郡流。”这是对济州山水的赞美。“排空岱岳”指的是泰山,它是中国五岳之首,象征着高大、雄伟;“中天出”则意味着它在天空中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坼地清河绕郡流”中的“坼地”形容河水奔腾不息,仿佛要冲破地面一样;“清河”则是指济水,它绕行于郡城周围,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宁静。这里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第五联:“欲寄北风无雁到,树萱何以慰忘忧?”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无奈的抒发。“欲寄北风无雁到”,意思是想要寄信给他人却得不到回音;而“树萱何以慰忘忧”则是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安慰自己忘却忧愁的心情。这里的“树萱”是一种植物,寓意着希望和坚韧;而“忘忧”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心境,希望能够忘却烦恼和忧伤。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身处困境之中,无法摆脱忧愁困扰;于是只好寄希望于树木上的萱草,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安慰和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