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阜嵬峨出杪巅,青莲不染叶田田。
经声夜散虚无地,山色寒分小有天。
宁假辩才徵象指,总凭捧喝破狐禅。
他年成佛先灵运,文字差堪早结缘。
【注释】
香阜:地名,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嵬峨:高峻的样子。杪巅:山顶。青莲:莲花。叶田田:形容莲花叶子繁多。经声:佛经的诵读声。虚无地:指无边无际的太空。寒分小有天:冷清的天。宁假:怎能。辩才:辩论的才能。徵(zhǐ)象指:征引比喻。总凭捧喝(bǎn hè):用佛法来劝导。破狐禅:破除迷信的佛教教派。他年成佛先灵运:指谢灵运年轻时就具有成就佛果的潜质。文字差堪早结缘:指他的诗文写得好,可及早修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山林之作。首联写山寺高耸入云;颔联写山寺中夜读佛经的宁静氛围;颈联写自己以佛理开导僧人;尾联希望僧人早日成就佛果,同时勉励自己也要努力修行。
诗一开头,“香阜”二字点明地点,“嵬峨”两字写出山势之高,给人以雄伟的感觉;接着,“出杪巅”三字,既写出了山高,又写出了山的秀美。“青莲”二句,诗人以莲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却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纯洁高尚。这既表现了他的超脱,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经声”二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夜晚诵经时的情景。在这里,“经声”既是对佛经诵读声的描写,也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揭示。而“虚无地”则是对宇宙空间的高度概括,既表现出佛经的深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山色”二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然,以山色之冷清来反衬人心之浮躁,从而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宁假”二句,诗人以佛法为武器,向僧人提出了修行的要求。他认为,要想成就佛果,必须以佛法为指导,而佛法的核心就是禅宗。因此,他希望僧人能够摒弃迷信的束缚,以佛法来开导自己的心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山水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佛法的阐释,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