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鸡峰下定真如,鸡足山开出五蔬。
采撷箐猿啼晓月,流膏香象浴清渠。
易牙长笑腥无用,德祖拈来肋有馀。
莫恨夜郎天万里,菌英饱啖瘴消初。
注释:
碧鸡峰下定真如,鸡足山开出五蔬。
碧鸡峰下的真如宗派,鸡足山中种植了五种蔬菜。
采撷箐猿啼晓月,流膏香象浴清渠。
在箐(jiang)猿的叫声中,我采撷到清晨的露珠;香象沐浴于清澈的渠道之中。
易牙长笑腥无用,德祖拈来肋有馀。
易牙常嘲笑世间的腥味,德祖常常把多余的肋骨用来炖菜。
莫恨夜郎天万里,菌英饱啖瘴消初。
不要为夜郎的广阔天空而感到遗憾,因为菌类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瘴疠(dǎo lì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云南地区的特产美食——鸡棕的赞美诗。首联“碧鸡峰下定真如,鸡足山开出五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碧鸡峰高耸入云,鸡足山风景秀丽,山上种植着多种珍贵的植物。第二联“采撷箐猿啼晓月,流膏香象浴清渠。”描述了采摘者在清晨时分,在箐猿的叫声中寻找露水,以及香象在清洁的渠道中沐浴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采摘者们辛勤劳作的景象。第三联“易牙长笑腥无用,德祖拈来肋有馀。”借用历史典故,以易牙和德祖为例,讽刺了那些贪吃的人,他们常常嘲笑食物的腥味,却不知道这些食物可以消除疾病。最后一句“莫恨夜郎天万里,菌英饱啖瘴消初。”以夜郎国为例,表达了作者对食用菌类食物的热爱,认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瘴疠,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食物。整首诗通过描绘云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展示了采摘者的辛勤劳作,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食用菌类食物的喜爱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