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林摧挫出群年,谁豢龙雏石窟边。
填岳已平三甫缺,撑霄终破女娲天。
橐佗种后曾留记,摩顶僧来尚及肩。
应是山灵知手植,风雷长护绿连蜷。

【注释】:

乔林:高大的树木,这里指山。摧挫:折断、摧毁。龙雏:比喻有才能的人物。石窟边:指山洞。填岳:指用土填平山岳,喻指平定叛乱。三甫:指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献帝三位帝王。撑霄:形容气势磅礴,直入云霄。女娲: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她曾用黄土炼就了五彩石补天地,斩巨鳌,杀蚩尤。橐佗:《庄子·逍遥游》记载,大鹏鸟从北海飞到南海,经过万里大海而没有损伤翅膀的痕迹,因为它的翅膀像“垂天之羽”。这里借指大鹏鸟。摩顶:即摩顶放踵,形容人勤劳不懈。风雷长护:意为保护山中的草木生长,不使受到损害。绿连蜷: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九松九株高耸入云的大树,它们在群树中显得格外突出,仿佛被神力所摧残。接着,诗人又以“谁豢龙雏石窟边”来写这九棵松树的位置。诗人用“谁”字设问,似乎在问是谁把它们养在这深山古洞之中?但仔细想来,这九松九株高耸入云的大树,不是被人精心培育,又是什么呢?

诗人以“填岳已平三甫缺,撑霄终破女娲天”两句,进一步描写这九根松树的高大与壮观。诗人说,这三座山岳已经填平,但它们的空缺还没有完全填补起来;最后,这九根巨大的松木终于要冲破女娲炼石补天的壮举,冲上云霄了。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九松的雄伟,还暗寓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诗人以“风雷长护绿连蜷”一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九松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诗人说,这些树木将永远得到风雷的保护,生机勃勃地生长着。

这首诗通过对九松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大挺拔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