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淇园总不分,落英寒翠共纷纷。
绿阴何处寻琼岛,红雨还堪扫碧云。
入谷吹箫遇刘阮,渡江持楫下湘君。
重来人面空相忆,远折琅玕寄所闻。

【注释】

  1. 夹竹桃:一种花木名。
  2. 玉洞:指夹竹桃的花丛中。
  3. 淇园:指《诗经》中《淇奥》诗篇中的园林,这里泛指清幽的地方。
  4. 落英:落花。
  5. 寒翠:形容绿意。
  6. 琼岛:美如仙境的岛屿。
  7. 红雨:红色的花瓣。
  8. 碧云:青色的云霞。
  9. 刘阮:传说中汉末至晋时的两个游侠,他们曾入谷采药,遇仙女相随,后来不知所终。
  10. 湘君: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11. 琅玕:古琴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兼怀人的七言绝句。首联写景,次联咏物,第三联怀人,最后一句是抒情。全诗以“夹竹桃”为题,既咏物,又寓情。
    第一句“玉洞淇园总不分”,描写了夹竹桃生长的环境,它生长在玉洞和淇园之间,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在秋天,都很难分出它们来。这句诗描绘了夹竹桃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第二句“落英寒翠共纷纷”,进一步描绘了夹竹桃的美丽景象。这里的“落英”指的是夹竹桃花瓣飘落的景象,而“寒翠”则是指夹竹绿叶的绿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夹竹桃花瓣与绿叶的颜色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夹竹桃的花海之中。
    第三句“绿阴何处寻琼岛”,表达了诗人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琼岛”是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绿阴”则是指夹竹桃花叶的绿色。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夹竹桃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红雨还堪扫碧云”。这一句诗描绘了夹竹桃花瓣飘落的景象。这里的“红雨”指的是夹竹桃花瓣的颜色,而“碧云”则是指天空中的云彩。诗人通过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夹竹桃花瓣飘落的场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五句“入谷吹箫遇刘阮”,运用典事,表现了夹竹桃花的美艳动人。这里的“刘阮”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他们曾入谷采药,遇仙女相随,后来不知所终。诗人通过这句诗,巧妙地将夹竹桃与刘阮、仙女相联系,赋予了夹竹桃花以神奇的色彩和魅力。
    第六句“渡江持楫下湘君”。诗人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湘君”指的是屈原,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寄托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第七句“重来人面空相忆,远折琅玕寄所闻”。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这里的“琅玕”是古琴名,寓意着高雅、纯净的情感。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夹竹桃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