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役烽烟后,关河雨雪间。
穷途嗟岁晚,多难喜生还。
瘴海龙蛇动,柴门鸟雀闲。
飘零一相慰,惊己改朱颜。

乱后喜商隐归自白下 其一

行役烽烟后,关河雨雪间。

穷途嗟岁晚,多难喜生还。

瘴海龙蛇动,柴门鸟雀闲。

飘零一相慰,惊己改朱颜。

注释:

  • 行役:指旅途劳顿。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烟火,故称烽火。
  • 关河:指关塞和江河。
  • 岁晚:年老。
  • 多难:遭受了很多困难或灾难。
  • 瘴海:南方多热带雨林气候的地方,瘴气多。
  • 柴门:用木头、草等搭建的门。
  • 飘零:形容漂泊不定。
  • 一相慰:相互安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商隐的怀念之作。在乱世中,人们常常感到无助和孤独,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商隐能够平安归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安慰。

首句“行役烽烟后,关河雨雪间”,描绘出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烽火和雪雨交织,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次句“穷途嗟岁晚,多难喜生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和祝福,感叹自己年华已逝,而朋友却能够战胜困难,安然归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困苦的感受,又透露出对朋友的深深关爱。

接下来四句“瘴海龙蛇动,柴门鸟雀闲。飘零一相慰,惊己改朱颜。”进一步描绘了战乱过后的宁静与美好。瘴海虽然危险,但在和平的环境下反而生机勃勃;柴门虽简陋,但鸟雀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飞翔。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一相慰”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喜悦和欣慰。

最后一句“惊己改朱颜”,则巧妙地运用了反讽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喜悦之余,也感叹自己的变化。尽管国家暂时安定,但诗人自己却已经经历了许多磨难,容貌也变得憔悴不堪。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关怀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战后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