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空斋上,何喧到草堂。
良朋来药石,佳卉代姬姜。
兽炭垆中茗,禽经肘后方。
知君堪七发,遮莫问长桑。

诗句原文:

萧瑟空斋上,何喧到草堂。

良朋来药石,佳卉代姬姜。

兽炭垆中茗,禽经肘后方。

译文注释:

  • 萧瑟空斋上:描述了一种空旷寂静的场景,萧瑟意味着凄凉、寂寞的氛围,”空斋”则指无人打扫的简陋住所或庭院。
  • 何喧到草堂:询问为何嘈杂声能够传至草堂(一个简朴而宁静的地方)。”何喧”表达了对喧闹环境的疑惑和不满。”草堂”则是诗人自比,象征着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 良朋来药石:形容朋友来访如同良医般给予指导或帮助,”药石”比喻为治病救人的良药,强调朋友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 佳卉代姬姜:通过对比使用不同的植物来象征不同品质的人,”佳卉”代表美好之物,”姬姜”则是指古代用来比喻美色的事物,这里可能指代有德行的人物。
  • 兽炭垆中茗:描述在炉中烧制兽骨作为燃料烹煮香茗的情景,反映了一种简朴而又讲究的生活方式。
  • 禽经肘后方:可能是说家中有人正在阅读有关鸟类的书籍,或者在做与鸟相关的手工艺品,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彭孙贻的作品,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人来访的欢迎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诗中的“萧瑟”和“何喧”等词汇,不仅营造了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喧嚣生活的某种程度的排斥和内心的孤独感受。同时,通过与友人相聚品茗、讨论良药和佳卉,展现了一种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通过对比“兽炭”和“禽经”,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此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彭孙贻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洞察力和对友情、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