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庵夕阳会,桑柘掩纡斜。
高座尊无佛,枯梅倒着花。
蛙池寂清磬,龙雨洗尘沙。
客坐胡床久,山僧谓吃茶。
【解析】
“梅庵”即诗人的住所,“时结构未毕”指作者尚未完成梅庵的结构。“会”为“聚集”之意。“桑柘”“纡斜”是写夕阳下的荒庵景色。“高座尊”是说和尚在上位,而自己坐在下位。“枯梅倒着花”是说梅子熟了但还没有采摘,所以梅枝向下垂,像枯梅倒着开花一样。“清磬”是佛教中用石制的打击乐器,“龙雨洗尘沙”是说雨水洗净了尘沙。“客”即客人,“胡床”是一种矮小的坐榻。“山僧谓吃茶”,是说山中的僧人请客人品茶。赏析:首联“荒庵夕阳会,桑柘掩纡斜。”描绘出一幅荒郊野寺、晚霞映照、夕阳西下,桑树和柘树上的叶子被斜阳余晖遮掩,呈现出一种萧瑟落寞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荒庵的凄凉之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颔联“高座尊无佛,枯梅倒着花。”描绘出一幅和尚在上位而主人在下位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对和尚的不满。颈联“蛙池寂清磬,龙雨洗尘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青蛙不再鸣叫,池塘中的清磬声也显得格外清晰。而雨水冲刷过后的尘埃和沙砾,则显得更加干净整洁。尾联“客坐胡床久,山僧谓吃茶。”是说客人在山中静坐了很久,而山中的僧人则邀请客人一起品尝茶叶。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荒庵在夕阳之下,桑树柘树掩映其中;和尚坐在高座位上,而主人却坐在低矮的位置。和尚们没有见到过佛像,只有枯萎的梅树倒着开放;青蛙停止了鸣叫,池塘里的清磬声显得更加清晰;雨水冲洗后,尘埃和沙砾都被冲洗干净。我静坐良久,山中的僧人邀请我一同品茗。赏析:本诗是一首七绝。首联写荒庵在夕阳之下,桑树柘树掩映其中;和尚坐在高座位上,而主人却坐在低矮的位置。颔联写和尚们没有见过佛像,只有枯萎的梅树倒着开放;青蛙停止了鸣叫,池塘里的清磬声显得更加清晰。颈联写雨水冲洗后,尘埃和沙砾都被冲洗干净,青蛙也不再鸣叫。尾联写我静坐良久,山中的僧人邀请我一同品茗。这首诗通过对荒庵、桑树、清磬、青蛙等景物的描写和对和尚与主人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