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里前溪路,云峰入几重。
客来人外径,僧定午时钟。
古殿栖檐鸽,春泥迸箨龙。
祖堂灯未熄,青色照群松。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景色的诗。全诗写景有层次,有起有落,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形有色;有山之雄壮、水之美、寺之幽雅、人之闲适;有云之变幻、鸟之飞鸣、松之苍翠、竹之挺拔;还有人与物、动与静、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金粟古寺”是全诗的首句,也是点题之笔,它既交代了时间(清晨),地点(寺庙),也写出了作者对寺庙的初印象。“金粟”,即指金黄的小米或小米的颜色,用来形容寺庙的富丽堂皇,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次句“角里前溪路,云峰入几重。”写寺院座落在前溪边,山峰耸立,云雾缭绕。前溪,指寺前清流,泛指小河,这里指一条清澈的小溪。“角里”,即寺院所在的山角。“入几重”,意思是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看不到尽头。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寺庙坐落在秀丽的山水之间的画面,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受。

第三句“客来人外径,僧定午时钟。”写寺院门前小路人来人往,僧人们正在午时打坐念经。“客来”,指游客或客人来访。“人外径”,指寺门之外通向寺院的道路,因为游客和游人出入较多,所以称为“人外径”。 “午时钟”,指寺内僧人在午时(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打坐念经时的钟声。

“古殿栖檐鸽,春泥迸箨龙。”写庭院里的老屋上栖息着成群的鸽子,春日的泥土中长出茁壮的笋苗。“古殿”,指古寺庙的殿堂。“栖檐鸽”,即在古殿的屋檐下栖息着许多鸽子。“春泥迸箨龙”,即在春天的土地上长出嫩绿的竹笋,像龙一样矫健向上。“笋”,即竹的幼芽,未长成的竹子。

末两句“祖堂灯未熄,青色照群松。”写祖师殿上的灯笼还未熄灭,青光四射照亮了周围的松柏。“祖堂”,指供奉佛祖的地方,即寺庙中的大殿。“青色”,指灯光映照下的青色。

【答案】

金粟古寺

角里前溪路,云峰入几重。

客来人外径,僧定午时钟。

古殿栖檐鸽,春泥迸箨龙。

青色照群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